
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 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空白
来源: 时间:2025-02-16 23:25:18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2月16日0时10分,一架满载新鲜榆林羊肉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47分飞行后精准抵达西安蓝田通用机场。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更为西北地区枢纽互联互通和低空经济生态构建按下了“加速键”。
据了解,此次航行所使用的FP-98“狮子座”无人机是由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完成试点运行航线飞行的大型无人运输机系统,其搭载智能感知与自主避障系统,具备夜间航行能力,实现了复杂气象条件下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最大载重达1.5吨,单次航程可覆盖1200公里,该机型已获颁民航局TC和PC证。本次榆林至蓝田航线距离540公里,飞行耗时不足3小时,较传统地面运输节省时间70%以上。凭借速度优势,经无人机运输的榆林羊肉到港检测菌落总数低于陆运样本50%,品质达到欧盟生鲜标准。
据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行业总监相鑫介绍,公司后期计划开通榆林至西安的常态化航线,预计每周飞行6个架次,运输货物5至6吨。
此次航线途经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地形及气象条件多样。为确保首航安全成功,机场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且符合飞行条件;市气象局也积极为低空航线规划、安全飞行等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同时,航行全程依托民航局批准的低空专属通道运行,与民航航线实现立体分层,保障了空域资源的高效协同。
支撑首航成功的背后,是榆林独特的“低空经济生态圈”——全国罕见的超5000平方公里超大范围不限高度固定空域,年可飞行天数达300天以上,人口密度仅约78人/平方公里,让榆林具备了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资源优势。与此同时,榆林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奖补资金、计划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榆林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负责人刘志军表示,机场将在保持该航线常态化、商业化运行的同时,利用榆林空域、地域和天气优势,逐步向西延伸周边物流航线,打通榆林至银川、兰州、新疆等地的“空中丝绸之路”,把榆林打造为西北地区支线物流枢纽基地。
记者 马腾 闫景 闫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