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悄悄”融入榆林人的生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1 23:24:27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当AI医生学会“望闻问切”,当政务热线能“把脉城市”,当心理咨询室24小时亮着智慧之灯,如今,在榆林,人工智能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融入百姓生活,赋能民生温度。

AI问诊,健康管理新体验

“您好,请面对镜头打开舌象,我们来看一下舌诊。”

这几天,走进榆林中心城区广济堂门店,不少市民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争相体验免费AI问诊。只需将舌头对准智能舌面诊仪拍一张照片,AI算法便能从舌苔颜色、形态中“读”出体质密码,加上智能脉诊仪同步采集脉搏数据,短短几分钟,一份结合舌象、脉象的健康评估报告即刻生成,市民根据报告内容便可精准进行健康调理。

“这个体验很新颖,而且快速高效,给出的诊断全面又准确,其中关于理疗、运动、饮食、生活方面的建议我觉得很有用!”拿到健康报告的市民何佳怡向记者分享了她的问诊感受。

目前,榆林已有20多家广济堂门店投入使用这些智能设备。除此以外,广济堂还精心打造了两个集智能检测、健康咨询、未病预防、亚健康调理于一体的健康小屋,小屋设有智能检测机器人、智能调理舱等一整套先进的调理仪器设备,可实现全面的健康检测、评估、指导和调理。

“通过引进一系列智能设备,让广大群众的日常养生、调理更精准、更便利、更全面。”榆林广济堂中心健康城总经理白云霞说。

智慧热线,城市治理新突破

“您好,这里是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走进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的接线大厅,几十位话务员正有序忙碌着。相比从前,她们多了一位“新同事”。

原来,就在最近,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成了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本地化部署。作为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这次部署的核心是从传统人工主导模式升级为“AI预判+人工复核”协同机制。

新系统不仅可以通过AI语义理解与智能分拣,实现市民诉求精准识别和快速响应,分流转办效率提升50%以上,还能以7×24小时智能应答缓解人工坐席压力,高峰时段接通率稳定在95%以上。此外,过去需要手动记录的内容可自动生成工单,通过AI预标注缩短处理时长30%,加上海量诉求数据挖掘,未来可为城市治理提供趋势预判和决策支持。

“榆林12345在全市率先本地化部署DeepSeek应用,主要是热线作为全市的社情民意窗口,政务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历史沉淀数据大,知识库数据优势明显。”据市行政审批局12345热线中心副主任梅乐介绍,该中心将持续深化DeepSeek应用,通过构建“智能知识库”,让AI自主学习政策法规和案例库,实现复杂问题的多轮交互解答。同时,对服务全流程进行合规性筛查和质量评估,对群体性诉求、风险隐患进行智能预警,推动政务服务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升级,打造全市社情民意大厅,让热线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智慧中枢。

心灵捕手,情绪管理新方式

“这次成绩不理想,我不敢告诉父母,不知道怎么办。”

“先别着急,我理解你此刻的焦虑,也许一切并没有那么糟,我们一起想想办法,首先,请你告诉我这次成绩下降的原因……”

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服务中心,角落里的AI心理咨询室陆续有学生前来体验。张扬最近刚刚经历考试失利,在舍友的推荐下,他决定和这位陌生又安全的“朋友”倾诉烦恼。

如今,这些24小时在岗的AI心理咨询师备受学生欢迎。它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用温暖的话语为学生提供便捷、私密、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进行情绪疏导、压力缓解、人际关系指导和自我成长建议。同时,识别出心理异常问题并进行预警提醒,为学生后续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我们为4个校区引入配备了5个AI心理咨询室,一方面对学院现有的心理健康筛查途径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当前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时间与人力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服务中心教师慕璐说。

目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服务中心除了AI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案例督导室、团体辅导室、认知测评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情绪调节室等八大专业空间,通过心理测评软件精准把脉学生情绪,借助沙盘器具搭建心灵对话桥梁,结合音乐放松、情绪调节等特色项目,为学生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提供从压力释放到认知提升的全天候守护。

一步,该校会持续加强对AI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进一步拓展AI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如增加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功能,深化AI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从健康管理到政务服务,从“把脉城市”到“守护心灵”,这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是城市温度的智慧传递。当科技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搏,一幅幅智慧生活的美好图景,正在榆林徐徐展开。

记者 周海月 王阳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