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正“悄悄”融入榆林人的生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1 23:24:27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当AI医生学会“望闻问切”,当政务热线能“把脉城市”,当心理咨询室24小时亮着智慧之灯,如今,在榆林,人工智能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融入百姓生活,赋能民生温度。
AI问诊,健康管理新体验
“您好,请面对镜头打开舌象,我们来看一下舌诊。”
这几天,走进榆林中心城区广济堂门店,不少市民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争相体验免费AI问诊。只需将舌头对准智能舌面诊仪拍一张照片,AI算法便能从舌苔颜色、形态中“读”出体质密码,加上智能脉诊仪同步采集脉搏数据,短短几分钟,一份结合舌象、脉象的健康评估报告即刻生成,市民根据报告内容便可精准进行健康调理。
“这个体验很新颖,而且快速高效,给出的诊断全面又准确,其中关于理疗、运动、饮食、生活方面的建议我觉得很有用!”拿到健康报告的市民何佳怡向记者分享了她的问诊感受。
目前,榆林已有20多家广济堂门店投入使用这些智能设备。除此以外,广济堂还精心打造了两个集智能检测、健康咨询、未病预防、亚健康调理于一体的健康小屋,小屋设有智能检测机器人、智能调理舱等一整套先进的调理仪器设备,可实现全面的健康检测、评估、指导和调理。
“通过引进一系列智能设备,让广大群众的日常养生、调理更精准、更便利、更全面。”榆林广济堂中心健康城总经理白云霞说。
智慧热线,城市治理新突破
“您好,这里是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走进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的接线大厅,几十位话务员正有序忙碌着。相比从前,她们多了一位“新同事”。
原来,就在最近,榆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成了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本地化部署。作为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这次部署的核心是从传统人工主导模式升级为“AI预判+人工复核”协同机制。
新系统不仅可以通过AI语义理解与智能分拣,实现市民诉求精准识别和快速响应,分流转办效率提升50%以上,还能以7×24小时智能应答缓解人工坐席压力,高峰时段接通率稳定在95%以上。此外,过去需要手动记录的内容可自动生成工单,通过AI预标注缩短处理时长30%,加上海量诉求数据挖掘,未来可为城市治理提供趋势预判和决策支持。
心灵捕手,情绪管理新方式
“这次成绩不理想,我不敢告诉父母,不知道怎么办。”
如今,这些24小时在岗的AI心理咨询师备受学生欢迎。它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用温暖的话语为学生提供便捷、私密、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进行情绪疏导、压力缓解、人际关系指导和自我成长建议。同时,识别出心理异常问题并进行预警提醒,为学生后续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我们为4个校区引入配备了5个AI心理咨询室,一方面对学院现有的心理健康筛查途径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当前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时间与人力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服务中心教师慕璐说。
目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服务中心除了AI心理咨询室,还配备了案例督导室、团体辅导室、认知测评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情绪调节室等八大专业空间,通过心理测评软件精准把脉学生情绪,借助沙盘器具搭建心灵对话桥梁,结合音乐放松、情绪调节等特色项目,为学生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提供从压力释放到认知提升的全天候守护。
下
记者 周海月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