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八场硬仗” 激活发展动能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30 06:17:24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市民在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资料照片)
今年以来,榆林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蛇行千里”的韧劲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奋力书写新时代答卷。
然而,发展之路并非坦途。随着大量央企、省企入驻,榆林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空间被挤压等挑战。但民营经济凭借顽强韧性和创新精神,持续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成为稳增长、促就业的主力军。对此,市人大代表、神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江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打好“八场硬仗”的突破口,需打出政策“组合拳”,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他建议,通过强化政策资金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推进“红蓝章”审批改革等举措,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同时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建、高端能化等领域,实现与国企协同发展、共享机遇。
在提振消费与外贸拓展方面,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商务局总经济师曹晔介绍,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围绕提振消费和外贸拓展精准施策。消费端,通过出台促消费政策、开展“扫街”纳统行动、发放电子消费券、举办“体育+美食”等多元主题活动,创新银发经济、赛事经济等业态,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同时搭建二手车交易平台、建设数字贸易产业园,提升消费供给能级。外贸端,通过建立企业数据库、发展海外仓、推动跨境电商平台落地、实施数据回流工程等,支持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为推动市属国企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榆林市积极施策,针对企业创新主动性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城投公司副总经理高峰建议,在政策引导方面,应对市属国企科技创新研发费用视同利润计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业绩考核中给予正向激励;实施税前全额扣除基础研究投入、设立研发准备金等政策,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鼓励首台套等应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科研阵地建设方面,鼓励市属国企在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与央企、省企协同建设国家级研究中心,通过“揭榜制”“赛马制”攻关关键技术,设立科技创新联合基金,强化行业引领。人才培育方面,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拓宽科技人员职业通道,实施薪酬倾斜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探索年薪、股权等激励模式,为市属国企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八场硬仗”涵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扩大有效投资、重点产业链建设等关键领域,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榆林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既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产业链群升级等关键性战役,又谋划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发展等突破性举措,力求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从政策赋能到产业升级,从市场开拓到民生保障,榆林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在打好“八场硬仗”中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内生动力。
记者 马露露 白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