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已“消” 镁更“美” 世界首创!榆林金属镁脱硝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12 22:57:58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5月12日,《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在榆林市府谷县发布。该技术属于世界首创,填补了国内镁冶炼行业尾气脱硝技术的空白。

《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中环碳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该技术针对镁冶炼过程中的氮氧化物减排难题,创新研发出双工段脱硝解决方案,突破了对传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的依赖。在煅烧工段,面对高温烟气温度波动大、氧含量高的复杂工况,通过独特工艺营造适宜的脱硝环境,同时协同处理兰炭工段的氨酚废水,实现资源利用与协同增效;在还原精炼工段,借助现有脱酸塔设备,采用钙基高效复合试剂,显著提升脱硝效率,且反应产物可循环利用。

“这项技术属于世界首创!”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亮介绍,该技术可为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脱硝技术成套解决方案,企业可节省设备投资70%以上、运营成本8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整体下降70%,年减排量约1万吨,相当于再造约20平方公里的森林。

此外,该技术可协同减少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氯化氢等烟气多污染物排放,并通过协同处置含氨废水每年为行业节约处置费约1.8亿元,为镁冶炼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鉴定,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内镁冶炼行业领先水平,集成创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金属镁冶炼行业氮氧化物减排控制难题,可推动金属镁冶炼行业的技术进步。

“精准脱硝技术在我们企业实验应用稳定运行4个多月,烟气排放指标均达标。”据府谷县玉丰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振清介绍,该技术综合脱硝成本远低于SCR脱硝技术,每日还可协同处理兰炭氨酚废水20吨,仅此一项年节省成本逾千万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据悉,府谷县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涉足镁合金熔炼、加工等领域,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2024年,该县金属镁年产量达53.7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2.35%、全球份额的47.54%。

记者 李志东 庞亚飞 王疆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