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文明显成效 新风润心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3-08 08:35:46 编辑:郝莉娜
文明引导交通。
开展植树活动。
爱心义剪。
理论政策宣讲。
移风易俗微课堂。
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从实践中心功能拓展,到示范所建设;从“家门口”惠民政策宣讲,到志愿服务温暖人心;从传承雷锋精神,到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近年来,定边县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重点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培优、活动开展、项目培育等,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文明实践显成效、时代新风润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绘就了定边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壮丽画卷,为推动定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阵地资源增强“硬支撑”
步入宽敞明亮的定边街道新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添置的健身器材旁,前来休憩的老人研究器材的使用方法。室内宣讲室、阅览室、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听宣讲、看书学习、休闲娱乐……活动室升级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新乐社区最热闹的地方。
“这里活动多,我们一起看书写字、开展娱乐活动,彼此感情增进了不少。”新乐社区居民赵晶晶说。为了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新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入户打扫卫生、上门办理养老年金、代缴水电费等。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定边还有很多。
近年来,定边县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不断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向最基层延伸,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通过整合文化、科普、教育等多个公共服务资源,搭建起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融媒体六大平台。同时,按照“一所一品牌、站站有特色”的原则,努力提升中心、所、站、基地建设水平。
石洞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石光银治沙展览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入选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
理论宣讲奏响“最强音”
“东风劲吹气象更,移风易俗树新风。树新风,改陋习,党的提倡人欢喜,婚丧嫁娶要简易……”近日,在白泥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庭院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在这里举行。
活动中,定边县委宣讲团成员用群众喜欢听的“家常话”,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群众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法律宣讲志愿者用贴近群众生活中的事实案例,讲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定边县通过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新形式,将理论宣讲、文艺表演、志愿服务、榜样引领一并“打包”送给群众,宣讲活动从“会议室”搬到了集市广场、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将“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普通话”讲成“地方话”,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学出了收获感、满足感、幸福感,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各类宣讲活动已覆盖全县19个乡镇、1个街道办。
“坐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最新理论政策,还能看到说书、小品等节目,这种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大家坐得住、听得懂、乐意听,也记得牢。”张崾先镇王塬村村民王富贵说。
火热的宣讲活动只是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精准把握百姓需求,整合各种资源、聚合各方力量,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紧密结合的“庭院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唱一首红歌、说一段党的故事、讲一个身边模范故事、学一段文明条例、听一段陕北说书、办一场农技知识培训、搞一场有奖知识问答、谈一段参与活动感悟、做一次免费体检或义诊、拍一张幸福照等“10+N”模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最新的知识和政策及时送到老百姓的身边,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将基层阵地盘起来、用起来,各类宣讲活动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截至目前,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已累计开展1500余场次,现场参与群众达15万人次。
志愿服务激活“新动能”
近日,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走进敬老院开展了“我们一起过新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包好热腾腾的饺子,并献上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开展了爱心义剪等活动。“志愿者每月定期为我们理发,给我们带来方便,真的非常感谢。”敬老院老人祁彩霞说道。
为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定边县围绕织密志愿服务“一张网”,广泛组建队伍,迅速形成规模,着眼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和任务,组建12个专业志愿服务队,县域内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和志愿服务小队,并吸纳了数十支社会志愿服务团体,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扩大了志愿服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18131名,志愿服务团队415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662个,累计服务时长达513510小时,志愿者已成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
同时,定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上下足功夫,持续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以项目化促进专业化。2023年11月下旬,在全市率先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扶持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并且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边城朝阳”“中医养生进社区”“马路学堂”“送教上门”“爱心理发进社区”“关心关爱空巢老人”“文化文艺下基层”等社会影响力大、群众认可度高的志愿服务品牌越来越多。
记者 李志东 叶子 通讯员 周媛媛 高婷婷(照片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