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科技向“新”,智“绘”农业新图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2-31 09:13:54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资料照片)
鲜食玉米加工
盐湖虾蟹贝立体养殖
无人机飞防添加药水
纯荞麦挂面生产加工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堆子梁镇水肥一体化蓄水池
盐碱地虾蟹贝立体养殖“海鲜”变为现实;生态气象科技小院为全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气象保障“定边方案”;100%纯荞麦为定边发展荞麦产业打开新市场……
近年来,定边县以科技为强大动能,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各类试验示范项目,加强科技服务保障,运用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将科技人才下沉至田间地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逐步构建起了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惠农、科技强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引领 激活新质生产力
近日,在定边聚农农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荞麦粉经过一道道自动精细化操作,被加工成100%纯荞麦挂面,随后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我们引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谷物杂粮创新团队,研发了全国首款100%纯荞麦挂面。”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锋介绍,该条生产线经过三年研发,最终破解了高占比荞麦挂面生产技术改造难题,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这款纯荞麦产品的推出,是定边县科技示范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政府背书,借“脑”借“智”,完成了科研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如今,纯荞麦挂面售卖火爆,“科技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定边荞麦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蓄势赋能的同时,也为全市打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样板。
为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定边县共实施了5项“揭榜挂帅”项目,均实现了预期的成果转化目标。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强化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其中,县级财政配套85万元,对在定边县注册建成且正常运营的6家科技类平台给予奖补,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建设。目前,秦创原(定边)创新促进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造了10家“三器”示范点,完成了科技平台建设示范点工作。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定边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杨帆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定边县还开展了多项科技试验示范项目。
在盐场堡镇等乡镇,6000亩渗水地膜粮饲兼用玉米和1000亩渗水地膜玉豆套种示范田,凭借其高产优质的特性,赢得了农户的青睐;在白泥井镇,300亩新品种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田,为瓜菜新品种试验示范“选秀”后的新品种,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坚实保障;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土壤改良措施的引入,使得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双提升”;玉米套种春小麦复种燕麦草的种植模式,更是为农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些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定边乃至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为科技示范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人才下乡 播撒科技“小星火”
“玉米种植,不仅要靠天吃饭,更要靠科技增收。”堆子梁镇种粮大户高海宽向周边村民介绍种植玉米的心得。
得益于玉米增密度提单产、一喷多促等多项技术助力,高海宽今年种植的600亩玉米实现增产又增收。自2021年被聘为县科技特派员后,高海宽就致力于向农户传播科技种田的好处。
“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有了科学技术,种地更高效、更轻松、更智慧。”高海宽说,“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就是要把先进的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户真正受益。”
近年来,定边县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将更多的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全县已聘用3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来自农业、畜牧、林业等多个领域,活跃在生产一线,成为农民身边的“科技智囊团”。
2024年,全县科技特派员带动农户1949户,通过推广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引进优良品种等方式,帮助农户实现增收1200万余元。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新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让农民尝到科技的甜头。”定边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高彩霞说。
为此,定边县在科技人才投入方面也不断加码。除了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该县还积极承接市级科技特派员和15名“三区人才”,围绕全县支柱产业和其他重要产业的科技需求,提供精准的专业技术服务。
此外,定边县还新增了一支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创新队伍,以及6支致力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双创”团队。培养了40名科技经纪人,引进了3名高层次专业人才,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
从农田到牧场,从果园到林地,科技的力量正在定边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该县正以科技赋能为笔,绘就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画卷。
服务赋能 驱动科技快发展
2024年12月4日,定边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农业、医疗、教育等不同学科和领域的101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分享经验,探讨交流寻求合作。
科协作为连接科技人才与服务的重要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入科协组织,可以结识来自不同领域的同行,增加交流学习的机会,更能便捷地获取科技资源和信息。”定边县教育领域科技工作者訾林谕说,“以后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科技组织的力量。”
科协作为科技服务的重要支撑,为定边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定边县科学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多次座谈交流会,广泛听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以科普示范载体建设为依托,持续优化科普服务能力。
“目前,全县建设了科技工作者信息库并将4000多名科技人才纳入动态管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定边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王文军介绍。
目前,定边县建立了19个乡镇科协和老科协组织,发展了8个基层农技协,并建成省(市)级科普示范基地、示范社区、教育基地9个,累计建成县级科普示范基地20个、科普示范学校13所,建设校园科技馆4个,实现了科普阵地“遍地开花”。
此外,该县还不断延伸服务“手臂”,组织带动科技工作者组建讲师团,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讲、科技帮扶。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2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次。
如今,科普大篷车搭载科学体验“魔法盒”驶进校园,学生“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企业职工勇于革新,不断突破新技能和新工艺,生产效率节节攀升;农技专家在田间地头倾心传授“致富真经”,农民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县科协通过科普宣传、技术交流、科技服务等方式,搭起了桥梁,推动了县域科技的转化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搭建科协与企业沟通联系的渠道,调动和激发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积极助推作用。”王文军说。
(照片除资料照片外均为叶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