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赶大集” 展演“闹新春” ——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定边分会场系列活动侧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2-13 09:46:55 编辑:李强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定边霸王鞭在全国秧歌展演中闪亮登场。记者 延杨红 摄

文艺活动助演启动仪式。

秧歌过街表演。

广场说书。

现场展示剪纸技艺。

民俗活动“转九曲”。

今年春节期间,定边以一场非遗盛宴,将“年味”与“民魂”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的“非遗赶大集”到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阵”,从霸王鞭的铿锵舞动到秦腔的高亢悠扬,从陕北说书的苍凉叙事到道情皮影的光影魔法,定边县以“陕北榆林过大年”分会场活动为舞台,让传统非遗“火”起来、群众热情“燃”起来、文化根脉“传”起来。

1 霸王鞭舞动驼城——特色非遗惊艳亮相全国秧歌展演

2月4日的榆林城区,寒风裹挟着黄土高原的豪迈。

随着一声震天的鼓响,定边百人霸王鞭方阵闪亮登场,铜铃与鞭梢的撞击声划破长空,仿佛千军万马踏过历史的长河。这是定边霸王鞭首次以百人规模亮相榆林市全国秧歌展演,也是定边非遗向观众发出的“出征宣言”。

“我们的霸王鞭又称‘浑身响’,打到哪里,哪里都会响。”定边县秧歌队现场指挥邹雅说,“这支队伍是由学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文艺爱好者组成。希望通过我们的热情展演,让全国各地的观众朋友能够感受到非遗霸王鞭的魅力。”

这支平均年龄仅20多岁的百人团队,将这项省级非遗的力与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表演中,鞭梢在肩、腿、手间精准磕打,铜铃声与鼓点交织,舞者步伐刚劲,队列变换如战阵,引得观众们啧啧称叹。队员张淑潇踩着鼓点跃起,鞭梢在空中划出弧线:“以前觉得霸王鞭是‘老古董’,现在才发现,它是我们定边人的‘潮牌’。”

霸王鞭的“出征”,背后是定边的深谋远虑。定边县文化馆馆长麻永军坦言:“非遗不能只‘活’在博物馆,更要‘火’在百姓中。组建百人团队,就是要让年轻人知道,老祖宗的手艺很有魅力。”为此,定边引入舞蹈专家编排动作,将古老的“霸王鞭”融入叙事性舞蹈。

定边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将这项古老技艺搬上全国秧歌展演的舞台,不仅是为新春添一份热闹,更是在向大家展示:黄土地上的文化基因,正以青春的姿态“破圈”生长。

2 文化扎根乡土——

非遗展演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

如果说霸王鞭是定边非遗的“高光时刻”,那么定边县城广场的非遗展演,便是文化扎根的“温柔注脚”,定边将舞台搬到社区广场,让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风景”,而是触手可及的“家常”。

在政府广场,县级非遗说书传承人陈生广的三弦声勾住了往来行人的脚步。“辞旧迎新又一年,龙飞迎蛇展新颜,欢声笑语心欢喜……”他编唱的曲目《夸定边》,将本地风俗糅进传统唱腔,老人们听得眯眼晃脑,年轻人举着手机录着短视频。“以前觉得说书是爷爷奶奶的爱好,没想到这么有意思。”市民张涛说。

与此同时,百盛广场的秦腔展演连演五场,场场爆满。高亢的梆子声与激昂的唱腔交织,经典剧目《铡美案》《火焰驹》让戏迷们听得如痴如醉。“秦腔唱的是咱陕西人的魂,听一场戏,这年才算过得踏实!”市民汪燕说。

春节时期,每到晚上7时,献忠广场的夜色被一盏盏皮影灯点亮。道情皮影戏《白蛇传》精彩上演,幕布上人影婆娑,艺人手中的皮影翻飞如蝶,配合悠扬的道情唱腔,将白娘子与许仙的传奇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

台下观众屏息凝神,孩子们指着幕布惊呼:“快看,那条蛇会动!”道情皮影作为陕北特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合了道教音乐与民间叙事,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观众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灵动。

此外,从农历腊月二十起,定边县启动“文化进万家”基层巡演,文艺小分队穿梭于贺圈镇、砖井镇、安边镇等10个乡镇,并在定边街道社区开展秧歌展演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年味。

3 元宵节盛宴年味浓——

“黄河灯阵”、焰火展演将年俗活动推向高潮

正月十五的定边,年味达到沸点。

上午,过街秧歌展演队伍从采油厂演出点蜿蜒至鼓楼演出点,大秧歌、跑旱船、三弦说唱等节目轮番登场。

秧歌队员们身着红绿绸衣,手舞彩扇,脚步轻快如风;丑角扮相的艺人扭腰挤眼,逗得路人捧腹,每一个身影都在诉说“团圆”的深意。

“秧歌一年比一年好看,以前觉得秧歌土,现在才发现这是最酷的‘国潮’。”市民王媛举着手机说。

夜幕降临的元宵夜,九曲文化广场的灯笼次第亮起,“黄河灯阵”成为焦点。千万盏灯象征日日平安,九曲回环寓意曲折通达。人们沿阵缓行,祈求新年平安顺遂。古老的仪式与现代的欢腾交织,形成一幅流动的年画。

“转九曲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牵着孩子的手走完这九曲十八弯,就像把福气一代代传下去。”市民刘飞带着女儿走完了九曲十八弯后,等待着元宵节的焰火展演。

晚8点30分,夺目的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一簇簇寓意着幸福安康、欢乐祥和的火树银花点亮了定边的夜空,扮靓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照亮了家人、朋友偎依在一起的身影。当最后一朵烟花在夜空绽放,定边的年终以非遗为墨,在黄土高原上绘出一幅万家灯火的长卷。

从百人霸王鞭的豪迈出征,到社区广场的温情浸润,再到元宵灯火的圆满收官,定边的年,是一场非遗与时代的深情对话。

没有刻板的“保护”,只有鲜活的“生长”。当非遗成为生活,传统便不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未来的序章。定边的春节,正是这序章中最激昂的段落。在这片黄土地,文化的薪火,正照亮每一个崭新的春天。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叶子摄)

记者 叶子 通讯员 陈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