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产业生态 “聚能”高质量发展 ——定边县产销对接暨品牌推介会侧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0-24 10:08:03 编辑:李强 责编:王丹

推介定边重点企业及产品

参会企业工作人员向客商介绍参展产品

签约仪式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定边)研究院”揭牌

乳制品受青睐

光伏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产品亮点和核心技术

定边特色农产品和美食亮相展会
10月22日,一场以“产销聚力·链动定边”为主题的产业推介会拉开大幕。这场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产业盛会,吸引了50多家企业携200多种产品齐聚一堂,共同为企业“找伙伴、拓市场、打品牌”搭建平台,为定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次盛会三大特色展馆联动呈现,全方位展现定边的多元魅力,“油服赋能·气聚定边”馆聚焦当地雄厚的能源产业,“绿能筑链·智联定边”馆展示绿色能源与智能科技融合成果,“定农有品·食尚之约”馆则汇聚了最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意向在对接中凝聚,合作于言谈间萌芽。签约仪式上,15个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总金额达3.4亿元,覆盖油气技术服务、新能源装备制造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定边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与链动效能。
1 从“资源高地”到“产业枢纽”,链式发展激活县域经济
在“油服赋能·气聚定边”馆,陕西佰瑞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杜伟东热情地向客商介绍:“我公司生产的石油伴生气处理装置,不仅能有效解决气体污染问题,更能将资源‘吃干榨尽’,这款产品已在定边多个油区投入试用,可将原油采收率提升20%。”
定边不满足于只做“资源输出地”。作为全国石油产能第一大县,定边的石油、天然气、风光绿能,正通过延链补链,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油气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延长集团、长庆油田等18个开采单位在此深耕,300多家油服企业织就了从勘探开发到循环利用的完整服务网络。在规模优势的坚实基础上,定边正将视野投向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前端与创新高地。本次推介会上,“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定边)研究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定边从“产油大县”向“研油强县”迈出关键一步。
链式发展的丰硕成果,在签约环节得到充分体现。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与陕西高原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签署的抽油杆全包覆项目,金额达2200万元。“我们从单纯的设备制造,逐步拓展到技术服务和材料研发领域,这是定边油气产业链不断升级完善的生动写照。”陕西高原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聪表示。与此同时,宁夏宁鲁石化有限公司与陕西智诚运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680万元的柴油机油采购协议,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下游的配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推介会上,西安石油大学与陕西高原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还签署了高性能耐高温高压防腐复合材料研发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致力于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垄断,是定边油气产业迈向高端化的重要里程碑。
2 从“传统产能”到“绿色动能”,新能源布局塑造发展新格局
“我们的移动储能车可完全替代柴油发电机,用电成本降低80%。”在“绿能筑链·智联定边”馆,中阳能公司业务经理熊皓宇向客商介绍公司的创新技术:通过“光伏+风电+储能系统”构建的零碳井场,能够实现原油生产全程零碳排放。
这一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产中。这一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定边的深度融合,为当地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现场参观的客商对定边新能源产业给予高度评价。来自榆林的企业代表黄曌在参观完展区后说:“过去以为定边的产业布局会局限于油气资源,实地了解后才发现,政府正在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来自市场的声音,印证了定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定边正向“新能源示范县”迈进,一条覆盖“风、光、储、充”的全产业链已在此完整成型,从风机叶片、光伏管桩到储能集装箱、超级充电桩,布局已然清晰。全县已获批风光项目111个,总规模达758万千瓦,建成并网648万千瓦,总投资超600亿元,实现了从“招企业”到“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签约仪式上,新能源领域成果丰硕。榆林市垠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陕西通顺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超级充电桩销售协议,金额高达4682万元。“我们看中的是定边完整的产业配套和广阔的应用场景。”陕西通顺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旭东表示,“这批充电桩将服务于本地,为新能源出行打通‘补能最后一公里’,助力当地绿色交通网络建设。”与此同时,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正信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3250万元的太阳能铝边框销售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了光伏产业链。
3 从“土特产品”到“区域品牌”,驱动农产品价值跃迁
在“定农有品·食尚之约”馆,来自吴堡县的客商王雨梅在品尝完大块羊肉后赞不绝口:“这羊肉确实与众不同,不膻不腻,肉质细腻爽滑,越嚼越香。”
从标准化养殖到精深加工,定边羊肉实现从“地方特产”到“区域品牌”的华丽蜕变。
展馆另一端,荞麦深加工产品同样引人注目。除了传统荞麦面外,新研发的荞麦酵素、荞麦啤酒、荞麦茶、100%纯荞麦挂面等创新产品备受青睐。“过去卖原料,一斤荞麦两三块钱;现在做深加工,价值翻了好几番。”银荞食品厂销售人员王云龙道出了产业升级带来的效益。
在定边,一批本土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了价值跃迁,让定边的优质农产品不仅赢得了市场口碑,更在本次推介会上收获了丰硕成果。天津和盛昌怡商贸公司与陕西丰源粮油公司签署了金额达1000万元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协议。
“品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敏介绍,通过构建“3+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已培育24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0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639家家庭农场。“定边荞麦”“定边马铃薯”“定边羊肉”三张地理标志名片,正带动更多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本版照片均由叶子摄)
记者 叶子 通讯员 屈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