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老高川镇:邻里食堂让老人尽享幸福“食”光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21 10:30:41 编辑:康敬卓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临近中午,位于府谷县老高川镇红草沟村的邻里食堂飘出阵阵饭香。65岁的李大爷与相熟的老伙计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一顿饭才几块钱,菜品丰富、分量足,比自己在家做饭方便多了!”李大爷说。这个邻里食堂以实惠的价格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老人带来了便捷与温暖,已然成为大家心中实实在在的“暖心驿站”。

红草沟村常住人口16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四成,而且空巢老人居多,吃饭和生活起居成了老人们的一大难题。为此,老高川镇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邻里食堂,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服务,并按照不同年龄段收取3元到5元不等的餐费。

红草沟村邻里食堂实行“政府补贴+个人自付”模式,既能保障运营可持续,又能让老人吃得实惠。在就餐之余,老人们还能一起聊天、下棋,曾经冷清的村落重拾烟火气。“今后,我们将在饭菜的花样、质量以及用餐服务上下功夫,把邻里食堂办成老年人的温馨港湾。”红草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斌说。

午餐时间是热气腾腾的食堂,下午变身棋牌室、阅读角,晚间成为政策宣讲台……为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使用效能,老高川镇老高川村党群服务中心采用多元化服务模式,在同一空间部署不同的场景内容,以满足多群体、多时段的多种需求。

村民吕文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每天在邻里食堂吃完饭后,便和老朋友们一起下棋、打扑克,共度幸福晚年时光。“三餐不重样,吃完饭还能和老伙伴们打打牌,比在家里待着有意思多了。”吕文清说。这种“食堂+社交+服务”的复合模式,通过空间功能动态转换,让党群阵地从“单一办事点”升级为“生活共同体”。

为灵活多样解决农村老年人用餐服务需求,近年来,府谷县老高川镇按照“政府引领、社会参与、慈善服务”的模式,打造了1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个幸福院、2个邻里食堂,不仅满足了农村老人就近就餐的需求,而且为孤寡老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

“未来的邻里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基层治理的微阵地。”府谷县老高川镇党委委员王丹说。下一步,老高川镇将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扩大助餐服务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食堂+”模式,在解决农村老人助餐服务刚性需求的同时,变餐桌为书桌、茶桌、棋牌桌、问题搜集桌和基层治理问题化解桌,让助餐点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工程”。

记者 张占林  通讯员 段文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