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印斗镇走出一条抓党建兴产业与促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党旗红 产业旺 群众富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1-16 08:38:03 编辑:康敬卓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近年来,米脂县印斗镇以“党委搭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抓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聚焦组织覆盖、抱团发展和村企融合,着力打造多元增收产业体系,走出一条抓党建兴产业与促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目前,全镇谷子面积1.94万亩,果园面积2.6万亩,中药材面积3000余亩,生猪4.54万头,肉牛5400余头,蛋鸡10.3万羽,羊子2.7万只,各项产业百花齐放,形成“党旗飘起来,产业旺起来,群众富起来”的喜人态势。

党委搭台

打造产业发展引擎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去年以来,印斗镇按照组织融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合、人才聚合的理念,对辖区内种植养殖群体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积极探索成立农牧产业行业党支部,吸纳党员25人、从业人员153人,发展10余个种植养殖产业,合理推动行业内各类资源有效流通、集约利用,串联出一条完整的“绿色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

同时,成立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并以党员及后备力量为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全镇农牧业信息共享沟通微信群,引导更多从业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扩大党支部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为了开拓群众致富新思路,提高农牧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2024年,该镇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效果好的技能培训10余场次,外出调研考察5次,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谋产业,村村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支部引领

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沙坪村党支部利用种植核桃面积大的优势,积极对接结对帮扶企业,采取“村企共建”,新建富民榨油厂,将核桃变成核桃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村民收入,预计为村民增收50余万元;狮子塄村党支部整村规划、整村推进山地苹果产业,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而且绿化了村庄、富裕了村民,全村年产苹果800吨,增加产值480万元;对岔村党支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结合流域治理,精心规划建成万亩谷子种植基地,预计年产量190余万斤,总收入可达1100余万元,打造出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印斗镇各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为村集体发展谋产业,始终将利用产业发展推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共同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到2024年年底,全镇2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可达598.72万元。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达到18099.05元。

党员带头

放大产业发展红利

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常红伟带领金红源国家级种植专业合作社既消化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又带动周边群众加入种植苹果行列,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苹果种植1500余亩。寨则沟村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党员李锐持续瞄准土地闲置、低效等问题,加大土地流转,仅寨则沟村就流转闲置土地300余亩,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户的经济收益……

印斗镇注重党员带头、党群共进,充分激发党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动作用,采用结对“传帮带”和示范典型带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镇规模产业大多由党员或后备力量领办创办,并辐射带动群众加入发展行列,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此外,该镇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任务,强化源头“选优”,着力储备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记者 杨晓慧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