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奋进之力 谋发展之势——清涧县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2 09:50:10 编辑:张倩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洁净宜居的县城 通讯员 白共和 摄
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记者 白万能 摄
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郝彦丰 摄
甜瓜喜获丰收 郝彦丰 摄
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讯员 刘波 摄
人气爆棚的人生影视城 记者 崔瑞妮 摄
万头黑牛养殖基地 通讯员 刘波 摄
擘画蓝图启新程,接续奋斗开新局。
2025年,清涧县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巩固衔接、文旅融合、民生改善、安全稳定“七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干在实处、争先进位,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7%。
抓项目 促转型——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 2025年,清涧将谋划储备一批符合政策导向、契合县情实际、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投资45.96亿元实施好70个重点项目。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制定“红蓝章”审批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针对60个新建重点项目和招商项目,开展从立项到开工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好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奖补政策。
聚力打造三大园区是今年清涧持续增强发展动能的又一亮点。该县将依托现有1000多亩储备用地和9.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打造新型工业产业园;投资3900万元建成占地9100平方米的公共实训基地,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园;发展红(酸)枣、黑毛土猪、黑牛“三特”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1至2个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该县将在巩固提升“枣、畜、药、旅”等产业链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文旅、新服务的“六新”产业。投资1100万元做好连翘后续管护,新栽(嫁接)酸枣1万亩、红梅杏6000亩,打造1万亩红枣精品示范基地、2000亩酸枣GAP基地。持续推动黑牛、黑毛土猪适度规模发展,饲养量分别达到2万头、3万头。通过引进中电建、榆清能、华电等企业,规划建设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投资1亿元建成年产5000套人防设备制造厂,投资1700万元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生产线。以“塬上青涧”区域公共品牌统揽全县各类分散品牌,推动服务业向高端高质、创新创收、集群集聚发展。
提品质 激活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2025年,清涧将围绕“一轴三线”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以北高速口—县城—南高速口为轴心,重点开展县城河堤绿化、墙体美化、背街小巷净化行动。以折家坪—人生影视城—石嘴驿沿线、东沟—惠家庙沿线、双十路沿线特色化开展河道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岔口至人生影视城特色街区,实施笔架山沥青路改造,建成全省水土保持示范园。同时,将红色、非遗、路遥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打造“三山拥翠、五水润城”的山水人文清涧。
该县还将统筹推进城区水电气讯地下管线工程,投资5000万元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城区主干道地下管网、西城区地下管廊项目。投资1.6亿元完成东城区地质灾害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200万元实施岔口、赤土沟老旧片区改造。加快推进三县供水入清项目,完成红旗沟、折家坪至贺家沟集中供水工程。
在激发乡村活力促振兴方面,该县将坚持稳面积、增产量协同发力,严守40.4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3.6万亩,推广玉米良种5.7万亩、脱毒红薯种苗400万株。推动17.9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川坝地实现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小杂粮8.6万亩。持续开展以县城、乡镇驻地、重点村为主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打造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重点村6个。
强宣传 聚人气——精心打造文旅品牌
每逢节假日,清涧旅游市场都会呈现出喜人态势,“文旅兴县”的战略目标正变为现实。2025年,清涧将持续通过优化景区布局、丰富旅游业态、强化宣传运营等方式,集聚旺盛人气,打造文旅品牌。
在景区布局上,该县将精心打造“一核两带”全域精品旅游线路,城区以人生影视城为核心,大力发展“影视+旅游”“非遗+研学”“节庆+演艺”等新业态;西区以路遥文学村为中心,依托路遥纪念馆、路遥书苑、路遥小镇,打造文学旅游产业带;东区以古贤水库建设为背景,以北国风光为龙头,辐射寨沟遗址和太极圣境,打造沿黄生态旅游观光带。
同时,力争建成投用陕北道情保护传承基地,实施路遥故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启动鬼方文化博物馆、河山艺术区项目,提升改造高杰村古村落,运营好沁园春等特色民宿。
在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做好宣传引流方面,清涧将深度开发寨沟遗址、人生影视城、路遥文学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枣木雕刻、柴烧陶瓷、石板雕刻等文创新业态,创新开展非遗文化和“路遥精神”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积极申报路遥小说奖,力争在路遥文学村设立永久颁奖地。同时,通过编排独具清涧元素的微短剧《清涧长歌》,举办《沁园春》词牌讴歌榆林主题全国诗词征集活动和短视频、微短剧年会两场活动,完成非遗电影《道情》制作,全力配合《赛博狂花》等在清取景拍摄,在西安、扬州、神木、榆阳等地举办文旅推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提升清涧文旅影响力。
惠民生 保安全——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2025年,清涧将落实落细教育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出台成绩增量评价奖励办法,重奖成绩突出的校长和一线骨干教师。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与齐鲁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帮扶协作,推动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专家常态化来清坐诊。深入开展“智慧流动医院+药房”巡回诊疗服务,改造提升镇卫生院、村卫生室42个。加强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做好城乡低保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用心呵护“一老一小”,运营好102个农村幸福院,持续抓好“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650人。
此外,该县还将投资1.3亿元建成拦沙坝92座,投资2200万元除险加固淤地坝29座;投资3100万元完成清涧河生态修复,投资2100万元实施红旗沟、郝家沟等山水林田坝草综合治理;投资4700万元启动无定河(党家川段)、清涧河(陈家坪段)防洪工程。做好137公里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落实好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奖补政策;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清涧。
记者 郝彦丰 通讯员 黄登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