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涧县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点绿成金,蹚出生态富民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26 08:56:35 编辑:康敬卓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八月的清涧,群山叠翠,绿意盎然,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清涧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清涧县地处黄河西岸,黄土高原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县。该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建设号召,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举措,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披上绿装,绿意盎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素有“红枣之乡”美誉的清涧,目前红枣种植面积超过90万亩。为提升农民的收入,该县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红枣嫁接野生酸枣实验成功后,在全县全力打造“千户万亩”酸枣基地,采用“基地+农户+公司+产地加工+销售与研发”的模式,集中规模发展酸枣产业,为群众增收蹚出一条致富路。
在李家塔镇榆树腰村的600亩酸枣基地里,大片的酸枣树整齐排列,翠绿的叶子中间挂满了绿油油的果子。基地负责人白文东介绍,今年是他种酸枣的第3年,去年他的酸枣收入将近13万元。“从目前酸枣长势来看,今年亩产能在1000斤左右,会是一个丰收年。”白文东信心满满地说。
2024年,酸枣产业为该县农户带来了2600万元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酸枣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增收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清涧县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家禽家畜等方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目前,玉家河镇赵家畔村蟠枣林散养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成片枣树随风摇曳,林下新栽植的连翘长势正旺,“生态土鸡”在树荫下踱步觅食,勾勒出一幅“林药共长、林畜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眼下,连翘油绿的枝叶与蟠枣树枝交错生长。“以前枣林空隙闲置,现在套种连翘,一亩地又能多一份收入。”赵家畔村村民赵必海介绍,村集体将蟠枣基地出租给企业,年租金达20万元,村民既拿土地分红,又通过“枣林管护+连翘管护”实现“一份劳力、双份收入”。
在林下散养基地,数只土鸡穿梭于枣林之间。“白天吃虫吃草,晚上栖身树下,这样的‘运动鸡’肉质紧实,口感极好,供不应求。”赵家畔村蟠枣林散养基地负责人韦世辉介绍,林下散养模式不仅节省饲料成本,鸡粪为林地提供天然有机肥,形成“林养鸡、鸡肥林”的生态闭环。
今年,玉家河镇扩大养殖规模至1万羽,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预计户均年增收5000元。
如今,清涧县的绿色版图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片“会生金”的绿,既是守护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通讯员 贺萌 贺金毛 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