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老旧小区改造:蝶变焕新颜 幸福再升级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2-11 10:27:26 编辑:张倩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老旧小区集中改造重点区域。

小区环境美化让“小角落”变为“小花园”。

健身器材加装满足居民锻炼需求。

实施加装电梯工程。

陈旧外观改造后焕然一新。

近年来,榆阳区的大街小巷,一场关乎民生温度的“蝶变”悄然上演,那便是老旧小区改造。曾经,老旧小区处处透着衰败与不便,居民的生活也被道路坑洼、设施陈旧、管网老化等种种问题困扰。如今,老旧小区破茧成蝶迎来新生,居住环境、设施条件以及服务功能实现质的飞跃。

改造佳绩:换新颜亮点频现

家住榆阳区东沙长虹路惠丰小区的段云飞,对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有着深切体会。改造前的惠丰小区,地面坑坑洼洼、空中线路乱七八糟、楼体外墙年久失修……如今的惠丰小区焕然一新,楼顶铺了油毡和混凝土,楼体墙面做了保温和漆面,空中线路四网合一,管道做了改造升级。“环境变好了,暖气热了,吃水问题也解决了,小区居民都特别满意。”段云飞激动地说。

惠丰小区的华丽转身,只是榆阳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榆阳区列入中省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多达243个,计划总投资11.57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经有209个老旧小区成功完成了改造。

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榆阳区连续几年将其列入全区民生实事的“置顶清单”。为了让改造工作扎实落地,区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任组长的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犹如搭建起一座“指挥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街办主责、居民参与”的全方位工作体系,目标明确且坚定——补短板、强配套,要给老旧小区来一场彻彻底底的“焕新行动”。

细细数来,2019至2020年,有50个小区率先完成改造;2021年,又有62个小区旧貌换新颜;2022年,33个小区加入了“焕新大军”;2023年、2024年,每年都有32个小区顺利完成改造。目前,32个小区正在进行预算评审,排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华丽变身”。凭借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榆阳区连续三年荣获省级老旧小区改造先进示范区称号。

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暖心工程方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批复加装电梯286部,已经有96部电梯稳稳地矗立在小区楼栋旁,其锃亮的轿厢,流畅的运行,成为小区居民的“新宠”。

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同样是这场改造大剧中的重要一幕,是关乎居民生活安全的“生命线”工程。全区涉及191个老旧小区以及7条周边相关燃气管网,如今,在各个老旧小区,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191个老旧小区都已经收到了改造“派单”,22个小区正在施工,45个小区已经完工,燃气管网3条已经开工,2条已经完工。

改造有道:多举措协同保障

在这场老旧小区改造“大作战”中,榆阳区有着一套独具匠心的工作“兵法”。

政府主导,强化三项机制,为改造工作保驾护航。联审联批机制,就像一场高效协同的“接力赛”。区级分管领导亲自组织,住建、发改、审计、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抽调专人汇聚到一起,开启集中办公模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围绕着每一个审批事项,仔细研讨、快速决策,确保每个审批事项都能在5个工作日内顺利办结。

区政府专门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实行“周统计、月通报”,每周都会仔细梳理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统计各项数据,每个月对这些情况进行汇总通报,让大家对整体进度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政研室还组成了联合督查组,每隔两个月就会深入各个改造现场,开展全面细致的督导工作。督查组走街串巷,查看工程质量,询问居民意见,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督促整改,确保改造工作这条“大船”能够在正确的航道上平稳前行,不出现任何进度拖沓、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资金保障机制是改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底气”所在。榆阳区秉持着民生导向的财政政策,除了积极争取中省市的补助资金,用心动员居民自筹部分资金外,其余的资金缺口全部由区财政兜底保障,给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项工作中,除了市财政每部电梯给予20万元奖补外,区财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奖补,这双重保障助力居民轻松迈向“电梯生活”,真正过上舒心便捷的好日子。

部门主抓,实行三个统一,精心雕琢老旧小区的每一处细节。榆阳区住建局挑起了大梁,负责组织指导整个改造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理。依据大量的实地考察学习成果,用心编制出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这份规划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蓝图”,详细地标注着每个小区改造的时间节点、改造重点,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分批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让每一个小区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生。

街办主责,落实三项责任,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接地气、更暖民心。街道办事处就像一个个贴心的“管家”,充分发挥出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改造的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街道办事处熟悉小区的每一户居民,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在改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让改造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在动员居民自筹资金这一关键环节,街道办事处发动五级五长,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耐心给居民讲解改造的好处,描绘改造后的美好生活图景。党员干部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出资,用实际行动打消居民的顾虑,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同时,通过开展居民会议协商的方式,把大家聚在一起,倾听居民的心声,尊重大家的意见,共同商量如何合理分摊费用,高效地完成居民自筹工作。这一独具特色又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已经被列入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第八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其他地方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榆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就像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民生纪录片。每一个画面都记录着改造的艰辛与喜悦,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汇聚了多方力量,一笔一画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民生新画卷,让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

记者 高苗(本版照片均由通讯员 王宏进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