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蝶变满目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1-15 08:50:55 编辑:康敬卓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现场观摩旱作农业
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服务
志愿服务走进敬老院
实用技能培训
驼耳巷乡白岔村家家户户发展庭院经济 李志东 摄
2024年以来,子洲县按照“特色农业、和美乡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思路,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坚持“优种优法、优质优价”的产业路径,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补短强弱,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 产业发展提质——
谋划了19个产业链投资项目
隆冬时节,在周家硷镇董家圪崂村食用菌栽培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上,小蘑菇竞相生长,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
2024年,周家硷镇将种植基地闲置的62栋菌菇大棚重新启用,菌菇基地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农民”的模式,不仅能解决大棚与土地闲置的问题,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集体经济带来收入。周家硷镇镇长刘源介绍,该模式成功盘活了资源资产,为董家圪崂村、张家砭村、营盘村带来3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为家庭农场承包户每户带来10至15万元的收入,还带动周边100余名弱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
在子洲,不仅有小蘑菇释放乡村振兴“大蘑力”,电市镇赵峁村的大棚果蔬与中药材种植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何家集镇眠虎沟村、马蹄沟镇吉利坪村的农旅融合研学基地以及三川口镇马家沟村的生态庄园露营基地等新业态,都为全县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子洲县抢抓南部县产业振兴政策的发展契机,谋划了总投资达33亿元的19个产业链投资项目,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百亿级产业集群,探索中药材产业“1+3”模式,以创新果业发展为主线,建成千亩果园16个,其中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3个、市级4个,优果率达60%以上。截至目前,已投入衔接资金894.79万元,实施整村推进庭院经济1624户,1409.61万元发展到户产业10811户。
“子洲县持续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首位优势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近期收益和长远利益。”子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拓明明说。
2 稳岗就业提量——
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
元旦期间,子洲县零工市场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为深入开展“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排查和回访服务。
在得知三秦缘公司黄芪分拣岗位急需人手后,零工市场迅速筛选匹配,于1月7日上午成功为该公司输送11名黄芪分拣工人。
另一边,子洲县人社局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火热进行。工作人员深入各个乡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将就业政策送到村民手中。
为了进一步加强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的务工就业动态监测,2024年以来,子洲县因地制宜通过组织劳务输出、爱心企业吸纳、帮扶车间安置、公益岗位开发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就业岗位。据统计,2024年,全县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22015人,实现稳岗就业的持续增长。
同时,子洲县还定期开展就业创业专业培训,按照学员点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模式,为不同需求的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帮助解决创业管理、生产技术等问题,成功破解“本领恐慌”。
2024年,共培训致富带头人300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420人、高素质农民200人、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80人、种植能手100人、产业带头人100人以及大豆高产技术人才220人。
不仅如此,子洲县还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档案,定期回访学员,及时解决生产经营问题,推送实用技术信息15条,助力学员持续发展。建设标准化农业培训学校一所,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培训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支撑。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措施,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县镇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
3 乡村建设提速——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午饭时分,裴家湾镇园则坪村互助幸福院弥漫着温馨宁静的氛围。二十多位老人围坐在餐厅里,一边享用午餐,一边愉快地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顿可口的饭菜只需2元钱。”71岁的王占贵老人满意地说,“这里离家近,还有伙伴们一起说笑解闷。”
幸福院的贴心服务和舒适环境,让老人们找到了归属感,也让子女们少了份牵挂。2024年以来,子洲县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养老服务,组织爱心人士捐助帮扶,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70岁以上的农村留守、独居老人不再为吃饭犯难,安享晚年生活。
乡镇幸福院的温馨场景,是子洲县开展乡镇建设提速行动的生动体现。2024年以来,子洲县持续聚焦乡村“两设施”水平提升,投入5656万元用于农村小型公益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农村水、电、路、房、讯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子洲县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发放各类资助金246.68万元,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与安心。
同时,子洲县不断深化“三三制”环卫工作模式,实施卫生厕所改造1002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安放垃圾桶3800个,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常态化推进“三堆六乱”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使得农村环境更加整洁美丽。
4 乡村文明提档——
全方位涵养乡村精神文明风尚
2024年冬至当天,一场特别的文明实践活动——“情暖冬至·孝善敬老”饺子宴在三川口镇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包饺子、煮饺子,用实际行动弘扬孝善文化。
这一幕,是三川口镇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在全县范围内,一股文明新风悄然兴起。
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于文明新风,子洲县出台《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移风易俗行动方案》,广泛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婚事新办进万家”“丧事简办惠百姓”“善行义举暖人心”,这些活动覆盖全县各行政村,让超过3万户次的村民家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同时,子洲县有效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使得宴席费用下降约30%,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强化基层自治力量,全县279个行政村完善“一约四会”。其中,红白理事会累计指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案例超1000例,道德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成功调解家庭、邻里纠纷1800余起。
此外,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子洲县还创新开展诸如“移风易俗说书进万家”等活动超过300场次,组建“说事堂”“说理处”“法律坐诊”等志愿服务队伍,形成长效服务机制。这些服务惠及村民超过3万人次,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美好。
如今,子洲乡村的角角落落正被文明的暖风吹拂,照亮了乡村发展的康庄大道。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记者 叶子 李志东 通讯员 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