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协同织锦绣 多维并进绘新图——子洲县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3-25 09:13:36 编辑:郝莉娜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城市整洁宜居 马军 摄

助农直播 栾武生 摄

打造优质教育 王治强 摄

黄芪加工 栾武生 摄

绿染山峁沟壑 马军 摄

2025年,是子洲县抢抓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该县将围绕稳增长、强“三农”、兴产业、惠民生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6.8%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4万吨以上。

1 建项目扩投资——

夯实经济增长“压舱石”

2025年,子洲县将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谋划争取一批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的项目。

该县将建立招商引资行为“正面清单”,充分发挥子商资源,积极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对接,学习先进、引入活水。力争新引进链主企业1个以上,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招引“子商回归”项目5个以上,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对2025年计划实施的74个重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全力完成燃气管网改造、大理河水源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区人防工程、双湖街及人民路片区雨污水分流等项目前期工作。培育打造中心广场万家乐商超、颐和社区邻里中心等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引进知名品牌、连锁店入驻商业综合体,以点带面形成消费热区。积极发展电商经济,搭建县乡村三级直播体系,推动全县电商直播产业规范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为农特产品销售搭建更宽阔的网络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该县将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综窗改革,探索开展“云帮办”视频和电话服务。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深化综合执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力争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

加强创新驱动方面,将不断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学院等高校院所以及县黄芪研究院的合作,建立具有县域特色、产业优势的联合研发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充分发挥智慧网络快速、可视化、数据集成等优势,精准服务、高效监管,让群众衣食住行、社区综合管理、生态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管等更加快捷。紧抓与榆阳区“飞地经济”合作机遇,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理念,启动麻黄梁烧碱仓储交割库项目建设,推进牛羊肉精深加工项目,加快谋划飞地预制菜项目。

2 兴农业美乡村——

守住粮食安全“基本盘”

农业兴则国家兴。2025年,子洲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保粮食、抓巩衔、建农村、促改革,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

该县将守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8万亩以上,油料作物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大“四位一体”集雨补灌和软体集雨窖项目建设力度,实施高效旱作节水项目1.3万亩。持续推动大豆单产提升,建设大豆千亩示范片4个,辐射带动大豆单产提升示范2万亩,实现大豆种植21万亩以上,总产量2.7万吨。试点开展小型实用农机具补贴推广工作,推广小型实用农机具2000台,培育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个,支持引导农户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机械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同时,子洲县将不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打造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重点村6个,实施庭院经济1500户以上。完善城乡路网体系建设,创建1至2个“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乡镇,支持青银高速马岔镇东侧增设互通式立交。组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模范1000户以上,弘扬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3 提质效强链条——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5年,子洲县将坚持产业富民发展方略,以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该县将加快推动电影《李子洲》上映,进一步凝练提升革命舞台剧《李子洲》内涵,讲好红色子洲故事。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加强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演艺、农事节庆等乡村旅游活动。积极打造“中国清明文化起源地”品牌,办好第十届中国清明文化节,推动清明文化园建设。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该县将围绕中药材和超细绒山羊两个主导产业,精心谋划产业项目,全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实施中药材基地管护提升1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控1.5万亩,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7000亩。加快种源繁育和推广,新建“子芪1号”品种繁育基地40亩,支持驼耳巷乡建设中药材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依托马蹄沟产业园实施黄芪全产业链项目,实现制药企业“零的突破”,加快形成龙头带动、全链条建设的发展格局。推动绒山羊产业向育种、饲草加工、绒产品生产销售等领域延伸。培育优质种源,加强生物有机肥等副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实施万只羊场“工厂化”提质增效管理项目,不断提升园区引领作用。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该县将实施山地苹果全产业链融合提质项目,打造高质高效示范园10个,创建高标准示范果园1万亩,建设3000吨容量冷库,苹果年产量力争达到10万吨。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精心管护好现有13.32万亩核桃经济林,全力推动核桃油、核桃酒及核桃类休闲食品加工项目投产见效。培育壮大工业能级,坚持煤、油、气和新能源并举,全力支持永兴煤矿300万吨扩产能、300万吨洗煤厂和20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以淮宁湾园区为承载实施聚烯烃深加工项目。

4 兜底线增福祉——

织起利民惠民“幸福网”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25年,子洲县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惠民实事,持续改善群众生活,保障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推动宜居美丽县城建设方面,该县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在城区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电单车充电棚,新建便民停车场,解决群众停车难、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实施县城建筑垃圾场、生活垃圾处理厂扩容改造,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平台,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启动大理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净化河道水质、丰富水生植被,打造县城河道沿岸亮丽风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县城整体面貌及人居环境。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该县将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推动人才合理流动。紧抓“一县办好一所高中”机遇,全面提升子洲中学办学条件,推动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总结西安中学帮扶经验,大力实施本土名师培育工程,集中力量办好“西中班”。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广泛开展自行车、篮球、环城跑等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打造“一县一品·精品赛事”。

优化县域医疗服务方面,该县将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密切县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的合作,加强县乡医务人员业务培育,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培育一批“留得住、干得好、技术高”的医疗人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试点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从“治小病”“防未病”着手,降低群众因病致贫风险。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实施县级公办和嵌入式托育机构建设,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

记者 姬洲僕 李志东 通讯员 延坤羽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