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改革方法论 推动调研高质量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1-01 12:00:27 编辑:李 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影响决策和落实决策的因素增多了,落实决策所需的信息增加了。新时代赋予了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更为重要的使命,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正确的改革方法论,为我们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引。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决定》鲜明提出,“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调查研究工作要在道路、方向、旗帜等根本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省委市委要求什么,我们就聚焦什么、调研什么;什么不能改、什么能改以及怎么改,一定要心中有数、保持定力,不能胡调查乱建议,决不能犯颠覆性、方向性错误。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强化目标引领。《决定》围绕全面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到2035年和到2029年两个时间节点的改革目标,还用“七个聚焦”提出了分领域的改革目标。调查研究工作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榆林全面落实落细为最终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聚焦省委赋予榆林“三个更好”的新使命、新要求,以“三大目标”为导向,以五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为要求,精准选题、扎实调研,凝心聚力、出谋划策。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决定》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体现了非常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稳增长任务繁重,稳投资面临挑战,区域、城乡、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发展失衡,科技创新和人才力量不足,各领域风险压力加大。我们就要从这些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入手,奔着现实问题去调研,瞄着解决问题提建议,努力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牵引。《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战略任务,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调查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和“牛鼻子”。当前,要聚焦全市“十五五”规划,超前谋划发展方向与重点,聚焦榆林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提升产业水平保障能源安全,聚焦乡村振兴和“四个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补齐短板提高收入等方面开展重点调研。通过研究重点课题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用重大问题的解决牵引全市高质量发展。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增强系统观念。《决定》按照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谋划和系统布局。我们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经济社会的多元性、立体性;运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事物的方向与变化。在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背后的根源与逻辑,认清问题和问题的关联与区别,增强对策建议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各领域协同发力、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树立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调查研究工作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工作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原则分析问题、综合推理、提出对策,把是否违法和法律难点作为首先考虑的内容,做到于法有据、于情有理,对法律空白和法律冲突保持敏感,善于从制度、规则、长效机制等深层次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把牢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同理,调查研究工作既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我们要时刻关注百姓的热点难点,始终把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养老、托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研的重点内容;建立向基层和群众征集调研课题的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相信最丰富、最鲜活的经验来自基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来自群众;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调查研究成效的第一标准,不断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增强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调研中要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思考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主动排查经济社会各类潜在风险,对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中存在的隐患,特别是意识形态、新型集资、税收、房地产、重点行业等领域要保持高度敏感,迅速捕捉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对策、消除风险、化解矛盾,以高效的调研成果应对现实的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徐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