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榆”见文明——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的幸福再升级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0 09:46:26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即日起,市直机关工委在本报开设“党建促发展 实干进行时”宣传专栏。专栏将聚焦市委、市政府“20件大事”,系统展示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服务中心大局的进展成效,生动诠释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榆林机关实践。
十年来,榆林不仅在经济上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更在党建领航下,让文明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今年5月23日,喜讯从北京传来,榆林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榆林最大的肯定,更是榆林迈向更高水平城市文明的全新起点!
党建领航强根基
城市蝶变惠民生
榆林始终把“为民创文、创文惠民”作为核心导向,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环。
走在今天的榆林街道上,道路更宽,环境更净,满眼皆绿——这背后,是各级党组织牵头攻坚市容环境整治、党员带头参与“干净驼城”行动的成果。建成区绿地面积超过250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多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四馆两中心”陆续开放、32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26所公办托育机构投用,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有党组织统筹协调的身影,每一个便民成果都凝聚着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
党建赋能树新风
文明素养节节高
创文最美的变化在“人”,而人的转变离不开党建的深度赋能。
十年来,榆林各级党组织以“榜样引领”为抓手,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共推出全国道德模范2人、“中国好人”72人、陕西省道德模范22人、“陕西好人”161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474人。广大党员带头学榜样、作表率,在垃圾分类、文明出行、志愿服务中冲锋在前,带动居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大幅提升。“车让人、人守规、骑乘戴头盔”成街头常态,景区排队、公共场所安静有序渐成自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党员志愿者带头讲政策、授才艺、助老扶幼,让文明新风在基层落地生根。
党建聚力谋长效
文明成果代代传
“全国文明城市”不是终点,而是党建引领常态创建的新起点。榆林市委、市政府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全市“20件大事”,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更明确提出“以党建为统领,巩固创文成果、提升文明水平”。
各级党组织牢牢扛起主体责任,构建“市委统筹、部门联动、基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创新开展“一月一暗访、一季一测评、半年一评价”,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截至今年9月已暗访9次、测评2次,解决市容、基建、消防等问题8900个;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深化“我们的家园”攻坚行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听民意、解民忧,统筹补齐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短板,让创文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榆林的文明,是党建引领下的生动实践——它在党员干部参与整治的大街小巷上,在党组织统筹建设的葱郁公园里,在党员志愿者服务的温暖社区中。“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奖牌,属于每一个榆林人,更凝结着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心血与汗水!让我们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携手同行、邻里守望,把榆林的文明底色擦得更亮,让幸福更有质感,让环境更美、文化更繁荣、文明更深植人心!
市委宣传部机关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