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高新分局创新“三级包抓”社区警务工作机制——纵向到底强化治理根基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5-12 09:09:32 编辑:张倩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2024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以“大抓基层、大抓基础”为导向,创新构建“局领导包片、警种部门包联、副科级干部包室”的三级包抓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形成“部署—落实—督导”工作闭环,推动工作下沉到社区末梢。通过矛盾联调、安全联防、电诈联治,实现发案率下降、群众满意度上升“双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榆林高新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多级联动织密“和谐网”

4月24日,榆林高新区桃李路社区一老旧小区因更换物业引发居民与原有物业的激烈冲突,多次报警投诉。公安高新分局迅速启动三级包抓机制,局领导牵头成立专班,所队长联合司法所、社区居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搭建调解平台,副科级干部包联警务室组织警力现场维持秩序,仅用7天便促成双方签订和解协议,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特点,该分局以三级包抓机制为抓手,构建“分级包抓+警网融合”模式,明确分层责任,局领导牵头重点社区矛盾调处,所队长统筹辖区资源,副科级干部担任社区警务长,联合网格员、义警组成“1+2+N”联调队伍。建立矛盾纠纷“蓝色(一般)、黄色(关注)、红色(重点)”三级分类机制,明确处置时限和责任主体。通过“警格+网格”融合,建立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低风险问题由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现场调解;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纠纷,联合司法、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源头化解,有力确保矛盾不升级、不外溢。

通过“警格+网格”双网覆盖,2024年11月以来累计收集矛盾纠纷线索222条,移交非警务类纠纷15起,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函29份,推动源头治理。成功化解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等123起,调解成功率达89%,有力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联动解决”。

全域覆盖筑牢“防护墙”

今年2月,某商业综合体被检查发现消防设施老化,存在严重火灾隐患。三级包抓机制迅速响应,该分局领导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函告潜在的风险隐患和建议提示,所队长带队联合消防、安监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发现隐患17处,整改率达100%,并推动建立常态化联合检查机制。

该分局推行“三级包抓+清单管理”,建立“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制度,副科级干部包联警务室牵头,联合消防等部门开展“九小场所”、危爆物品、寄递物流行业专项整治,建立“检查—整改—复查”闭环机制,推动公共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实现隐患整治“零死角”。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行业场所988家次,发现整改隐患126处,行政处罚11人次,向主管部门发函15份,推动整改率达100%。

加强科技支撑,推行智慧防控,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建成人脸抓拍、门禁识别等前端设备5654个,覆盖55%的居民小区,可防性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9%。通过公安平台实时预警,成功阻止多起入室盗窃案件,并为破案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开展“五进”安全宣传活动,线上利用334个警民微信群转发安全提示,线下组织应急演练62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综合施策守好“钱袋子”

5月6日,一企业财务人员张某遭遇“冒充领导”诈骗,试图转账50万元。值班民警3分钟内联系银行冻结资金,社区警务长10分钟内上门阻止,成功为企业挽回损失。根据发案类型和发案责任片区,倒查包抓所队长和副科级干部是否宣传到位,责成企业严格落实内部防范教育责任。

公安高新分局加强机制创新,构建“三级联动+全民反诈”体系,局领导统筹反诈中心开展电诈研判和综合治理,所队长包联镇街负责精准劝阻,副科级干部下沉社区开展防范宣传“扫楼行动”,推动反诈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合成作战”升级。深化“警银联动”,建立“AI预警+人工劝阻”机制,2024年11月以来累计冻结涉案资金265.76万元,直接挽回群众损失96.2万元。通过“AI外呼+人工劝阻”双轨并行,发送反诈短信2万余条,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1.3万人次,成功率达100%。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上推出反诈短剧、案例直播,线下设立反诈菜市、商超宣传点36个,电诈立案数同比下降14.76%,群众损失金额下降31.97%。

“三级包抓社区警务机制,以责任闭环推动工作落实,以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活力,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的跨越。”公安高新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枫介绍。

通讯员 孙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