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矿业公司打好技术攻关、机制优化、人才培育“组合拳”——凝“新”聚力 向“优”而进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29 09:02:38 编辑:康敬卓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陕北矿业公司举办职工技能大赛。通讯员 薛效承 摄

金榜题名,见证实力。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陕北矿业公司参与的“陕北煤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方法”项目荣膺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矿区生态修复的行业难题,更为行业输出了一套可复制、可应用的实践方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得益于陕北矿业公司对创新“源头活水”的持续疏通。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打好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机制优化、人才培育赋能“组合拳”,推动创新潜能持续迸发,技术成果竞相涌现,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新优势、新动能。

技术攻关背后的“增效账”

创新应用400米超长工作面技术,增加可采储量54万吨,创效1.08亿元;创新实施掘进工作面煤矸分运改造,提升煤质效益,全年创收数百万元;自主开发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可视化管控……

发展科技创新是一笔“经济账”。近年来,陕北矿业公司深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四新”项目应用,确保每一项投入既精准撬动最大效益,又实现减人保安。“井下一线生产有了科技装备的加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工作强度小了,生活好了,干劲更足了。”该公司采煤机司机王瑞说。

近年来,陕北矿业公司打造了以“两横八纵一平台”为主体架构的智慧矿区,所属两家煤矿应用了低矮型半煤岩巷掘进机等先进装备,并引入无线巡检机器人等新技术,矿井安全效益得到“翻番”,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进一步支撑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机制优化背后的“创新树”

累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7项,申报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三新三小”47项……这是今年上半年陕北矿业公司的创新成果台账。

“创新树”枝繁叶茂离不开“软环境”和“硬制度”的支撑。今年以来,陕北矿业公司大力开展制度“立改废”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优化完善了包含科研成果奖励、季度评审、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等激励机制的《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着力为全员创新营造良好生态。

8月18日,陕北矿业公司举办的技术成果评比竞赛活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16名选手,同台展示了多项涵盖安全生产、智能开采、经营管理等领域的“金点子”,这些成果均源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近年来,陕北矿业公司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对科研项目的立项指标、研发过程、项目结题和实施推广情况等进行评估,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的“金点子”变成“真金子”。目前,竞赛活动中展示的“均压技术治理多煤层隅角低氧问题”“快掘设备安装工艺优化”“螺旋溜槽在提升块煤率中应用”等项目均已投入应用,精准破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人才培育背后的“孵化网”

8月7日,霍军鹏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获命名“陕煤集团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以“全员创新”“三小一练”“揭榜挂帅”等为抓手,累计完成1600余项创新项目,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诸多痛点难点问题,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同时,培养出4名“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7名“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2名“陕西省技术能手”、4名陕煤集团劳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

这是陕北矿业公司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客工厂等载体,打造技术创新“孵化器”和人才培养“加速器”的生动实践。

同时,该公司创新推行“评价促提升、竞技育精英”“以赛促学、以赛提技”“首席制”“金银牌制”等横向贯通、纵向延伸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持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定期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充分激发人才优势,为创新成果转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通讯员 杨博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