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振兴红枣产业 铺就致富道路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2-15 09:38:27 编辑:李强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近年来,清涧县立足“三河五岸”立地条件,深化县情认识,挖掘自身优势特色,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定红枣主导产业不动摇,深耕红枣“土特产”文章,一体推进品种保护、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通过转思路、树品牌、建机制,推动红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转思路 调结构——

科学发展林下特色种养殖

针对近年来红枣裂果霉变、连年歉收等问题,清涧县及时将主导产业调整为“红枣+林下特色种养殖”,通过提升一批、改良一批、调整一批、衍生一批“四个一批”措施,推进红枣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别是结合红枣规模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坚持“理性发展、适度规模、示范推进”原则,出台了《清涧县特色林业产业建设奖补政策》,对酸枣嫁接(种植)和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农户,每亩给予600元补助,并组建工作专班和农业技术服务小组,精细化做好后续管护,全力推动林下产业稳步有序发展。

其中,在红枣次生区嫁接(新栽)酸枣,利用红枣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种植中药材或散养黑毛土猪,全面提升红枣产业综合效益。全县现有红枣盛果林39万亩、酸枣7.2万亩、中药材10万亩、黑毛土猪2万头。

提品质 树品牌——

全面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针对红枣、酸枣等农特产品品质不优、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清涧通过规模化整合、机械化作业、科技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标准化加工+商超直供、体验店直销、电商直播的方式,深入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工程,狠抓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建立产品品质保证、品控评判、质量追溯机制,对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清涧酸枣”“清涧连翘”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清涧红枣、紫晶枣、黑猪肉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目前,清涧正在与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北国枣业、三人行、人和仙等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特产品订单销售合同,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创新销售方式,采取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借助国家卫健委、省国资委、扬清协作等帮扶资源,高频次举办产销对接、结对助销等活动,通过商超直供、体验店直销、电商直播等渠道,推动“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2023年,销售农特产品3.81亿元。

建机制 稳增收——

将农户牢牢嵌在产业链上

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户经营管护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清涧引进北国枣业、黄原生物公司等龙头企业,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技术力量,采取“龙头企业+科技支撑+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有规划、有步骤、分区域、分重点,集中连片打造优质红(酸)枣示范园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创建省级红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集中连片万亩以上酸枣基地2个、千亩以上酸枣基地21个,加快推进万吨野酸枣药用提取及深加工项目,开发出酸枣仁、酸枣安神液、酸枣原浆等系列产品,形成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在产业发展中,该县注重企业、村集体与一般农户、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群众利益和产业链捆紧绑牢,全面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通过进厂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参与经营等方式,将农户牢牢嵌入产、供、销产业链条中,持续稳定挣薪金、分股金、拿租金。

通讯员 贺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