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赋能清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从“乡土特产”到“金字招牌”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6-09 22:27:43 编辑:郝莉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在苏陕协作的持续助力下,清涧县黑毛土猪产业迎来蓬勃发展,通过引进企业、创新模式,成功构建起完善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户增收、产业增值、社会增绿”的多赢局面。

清晨的清涧县街头,一家扬州菜馆里早已热闹非凡。食客们围坐在桌前,品尝着充满江南风味的早餐。后厨内,师傅们动作如行云流水,双手上下翻飞,转眼间,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包子便整齐排列。而面条在沸水中欢快地翻滚,不一会儿,一碗香气四溢的阳春面就被端到顾客面前。这家开业不久的小店,凭借独特的风味迅速吸引了众多回头客。其中,最受食客追捧的三丁包,原材料之一便是清涧特产——黑毛土猪肉。顾客赵丹一脸满足地说:“这碗阳春面用的就是本地粮食做的挂面,口感特别好!”

在清涧县解家沟镇,养殖户惠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事生猪养殖十多年的他,去年与扬州俊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黑毛土猪代养合约,改变了以往的养殖模式。“以前养猪,就像在‘赌运气’,行情好时能赚钱,行情差了就得亏本,整天提心吊胆的。”惠军回忆道,“现在可不一样了!俊雅农业把仔猪养到60斤后交给我们,还提供饲料,我们只要负责日常喂养就行。等猪长到260斤,公司按最低10元/斤的价格保底收购。每卖一头猪,我能赚400元左右。这不,我已经卖出100多头猪了,收入稳定,心里特别踏实!”这种合作模式,如同给养殖户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既有效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又解决了猪肉的销路难题。

黑毛土猪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养殖户受益,也为清涧县的饲料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饲料厂每天20吨的产能,不仅充分满足了当地的养殖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为不少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

为了让清涧黑毛土猪更具市场竞争力,俊雅农业积极与南京大学展开合作。专家团队深入研究清涧黑毛土猪的特性和饲养情况,从饲料营养层面进行精准调整。“我们针对清涧黑毛土猪的特点,在氨基酸平衡和脂肪结构优化上下足了功夫。”清涧县俊雅联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勃介绍,“经过改良,清涧黑毛土猪在口感和营养指标上,都比普通黑毛土猪有了显著提升,品质更上一层楼!”

在苏陕协作资金的强力支持下,俊雅集团投资1.08亿元建设食品加工厂,并在联络组的牵线搭桥下,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携手合作,开发出一系列以清涧黑毛土猪为原料的特色预制菜品。这些美味佳肴一经推出,便在扬州和榆林两地市场掀起热潮,深受消费者喜爱。据了解,深加工产品的毛利率较生鲜猪肉提高了40%以上,真正实现了黑毛土猪从养殖到餐桌的价值飞跃。预计黑毛土猪预制菜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目前,清涧县通过“政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户年均增收5万元,5000头黑毛土猪订单带动200余户家庭直接受益。清涧黑毛土猪产业已形成完备的“育、繁、推”生产体系和“产、加、销”市场体系。清涧县俊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兴泉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俊雅集团计划在扬州市和榆林市开设40余家农产品展销店,进一步拓宽清涧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清涧特色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 马星子 刘婕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