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涵养苦干实干精神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0-14 14:36:23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崇尚实干、反对空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青年干部成就事业、赢得认可的可靠途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刚成立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在经济发展方面,据有关研究,194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62亿元,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679亿元。在交通方面,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里程1.1万公里。在我们党的团结领导下,经过75年的苦干实干拼命干,我们国家日新月异,强势崛起。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大飞机、中国新能源汽车……中国速度、中国制造,让世界惊艳。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承载体现的是举国上下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人普遍过着“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汤照月亮”的日子,很长一个时期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典型。在经济发展方面,1949年榆林的经济总量只有4900万元,直到1957年的时候才过了1亿元这个门槛。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迈上了千亿元的台阶,此后一年一个台阶,去年地区生产总值7091亿元,位列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的林木覆盖率只有0.9%,林木蓄积量只有60万亩,当时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老百姓苦不堪言。在一代一代榆林人埋头苦干、接力实干之下,我们成功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出“中国的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奇迹,形成了榆林独特的治沙造林精神。

一代代青年以独有的热情和奉献挑重担、涉难关、迎考验、防风险,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人民和塞上驼城,在苦干实干中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引用《刘子·崇学》中的一句话,“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为新时代的榆林青年,所从事的岗位、服务的群体、追求的事业,就是筑成万仞深井的第一道坎,也是成为千丈之峭的第一抔黄土。广大青年同志当牢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平时多问一问自己“为谁吃苦”,能不能做到“自找苦吃”,只有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气,学会主动吃苦、敢于吃苦,多到“吃劲攒劲”环境岗位中历练、摔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些实绩。

马彦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