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加快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系列报道之二 以煤为“媒” 向“新”而行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6-14 20:06:24 编辑:张倩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以煤闻名。然而,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直是这座资源型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迈过的坎。近年来,榆林聚焦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扬“煤”之长,向“新”而行,积极探索多能融合互补新路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迈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

5月30日,走进位于榆神工业区的陕煤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年DMC(碳酸二甲酯)项目一期工程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工人们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项目一期10万吨/年高纯DMC生产装置的设备安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今年6月份进入中交,9月份正式投产。”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宇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吴保章表示,目前项目二期建设工作正在同步推进中,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3.6亿元,年税收5.75亿元。

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DMC项目采用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制DMC技术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可控、产品质量高等优点。产品主要用作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以及生产其他电解液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等领域。

“DMC被定义为绿色化工产品,其上游是甲醇,下游就是优质的有机溶剂。”吴保章说,从煤到甲醇到DMC,再由DMC延伸至下游优质的有机溶剂,项目的建设对于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纵深推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高密度聚乙烯颗粒包装车间内,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辆辆叉车往来行驶,将包装好的产品装车后运往全国各地。

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是国内首套利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建成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生产的聚乙烯产品凭借较好的韧性和刚度平衡性、优异的抗冲性等加工性能,受到市场青睐。

“今年,我们坚持将眼睛盯在市场,功夫下在现场,生产经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据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江介绍,1至4月份,该公司生产乙烯27.8585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

在着力强化精益管理,提升经营效益的同时,该公司还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榆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高纯氢的技术改造和富余氢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强与下游氢能企业合作交流,助推榆林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杜江表示。

一块煤,从燃料变为原料、材料,最终再转化成为高端化工产品……当下,越来越多的榆林能化企业,以创新和人才为支撑,加快向“高精尖”方向攻关,着力推进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逐步向多能融合、多元供应转变,探索走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作为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的主战场,榆林深入开展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推动煤炭与煤化工、新能源优化组合、耦合发展,重点实施了神信BDO深加工、陕煤DMC、延长醋酸乙烯、国能20万吨聚乙醇酸等一批增值补链项目,促进能化产品向下游工程塑料、聚酯、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

同时,我市积极推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设立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进培养“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科研项目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力,逐步摆脱资源型城市的“路径依赖”。

在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榆林坚决锚定“双碳”目标,加速布局光伏、风电、氢能和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新产业。

近年来,榆林以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发展碳中和产业发展链,着力打造以风电、储能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积极开展“光伏发电—制氢—燃料电池储氢—零碳供电供热”示范,加快布局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推进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

在陕西氢能发展有限公司氢能产品展示厅里,氢用阀、助氢氧剂、含氢饮用水等多元化的氢能产品琳琅满目。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国有氢能产业平台,陕西氢能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在榆林建设2800亿元的全产业链项目。

“陕西氢能落户榆林是基于其资源、技术优势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考量。企业将通过布局交通用氢、工业用氢两条产业链,形成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助力榆林打造新型工业体系。”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巍说。

“下一步,我们将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底线,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为主题,以多能融合为主线,积极推进富油煤分质利用,大力实施二氧化碳驱油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系统推进煤、油、气、氢、可再生能源等融合发展,创建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能源体制革命为支撑、协同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的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市发改委主任崔渊表示。

记者 闫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