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利:撑起“水船”传承之舵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6-19 09:26:50 编辑:李 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马利利(中)在表演搬水船(资料照片)。

清晨,绥德县蒙恬广场唢呐喧天,锣鼓齐鸣,还不时传来“噢嗨、噢嗨”的呐喊声,吸引了众多群众循声一探究竟。大家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地有名的陕北秧歌搬水船市级传承人马利利在与演员们一起表演搬水船。只见今年已62岁的马利利扮演的艄公表情自然、动作到位,加上诙谐风趣的水船调,表演场面妙趣横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马利利表演的搬水船,又称跑旱船,是一种融戏剧、小品、秧歌、唢呐吹奏、击乐、民俗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表演艺术,其固定人物有老艄、小艄、乘船女。它的语言采用当地方言,情节设置贴近生活,戏剧结构符合当地风俗,是绥德群众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说起搬水船,马利利能与其结缘,也算是“子承父业”。马利利从小就跟着扭秧歌的父亲穿梭于各大秧歌场,让他印象最深的场景便是,身着彩色服装的女子“坐”在装饰精美的彩色船内,跟着父亲扮演的老艄公,随着音乐,手中舞扇,并做出快速行进、绕场一周等表演动作,起承转合,紧凑热烈。这也让年幼的马利利被老艄公的角色深深吸引。于是,他就跟着父亲边看边学,也得到了父亲的口传心授。

20岁时,马利利开始独立表演搬水船。他的表演生动传神,深受观众喜爱。2002年,马利利的艺术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开始参加每年的绥德县春节秧歌搬水船表演。2020年,马利利被评为绥德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传承非遗项目、弘扬传统文化的认可。

“搬水船多是跟随在秧歌队伍的后面,作为秧歌表演的陪衬而存在。这使很多年轻人觉得搬水船拿不出手,不想学。”马利利感慨地说。但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马利利不仅在舞台上展现秧歌搬水船的艺术魅力,还在台下传授技艺、培养新人。他经常走进村镇、学校、社区,为群众讲解搬水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教授大家表演技巧。

“水船艺术的精髓便在于表演中的快、稳、飘、转,稳中有飘、飘中求快、快中有转,做到这些才会好看。我在搬水船中扮演的是老艄公,在表演中起到指挥的作用,需要表演者在大的框架结构里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技能进行随意发挥,这样才会让整体表演风格活泼、风趣。”马利利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搬水船文化,马利利针对搬水船的学习特点和问题,从表演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跑八字、海上行船、顺风倒船……不同的套路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才能把水船行进中斗恶浪、战险滩,奋力前行的高难度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的搬水船表演进行改编和创新,让搬水船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马利利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依然坚持参加秧歌表演,用自己的舞步和身姿充分展现搬水船的魅力。“只要我还能跳得动,就会一直跳下去,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搬水船。”马利利说。

通讯员 王姣 党瑞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