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没苦硬吃”和“没福硬享”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1-01 11:42:06 编辑:李 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近一段时间,网上关于老一辈“没苦硬吃”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有的老人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累到住院半个月;也有的要求子女花费5000元路费回家帮忙干农活,结果收成不够路费的一半,老人还累得住院了;还有的老人为了买两袋大米,有车不坐非得自己搬,结果腿摔骨折去医院花了很多钱……
“老一辈主打一个‘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没病我找病,有病我硬扛’。”网友一番总结,引发不少年轻人纷纷“吐槽”家里长辈的“迷惑”行为。他们不理解,在物质生活条件好起来的21世纪,为什么长辈还要选择这般“吃苦”?
和老一辈“没苦硬吃”相对应的,是近期同样引发热议的年轻人“没福硬享”。年轻人总有办法能把50分的福气享成100分,把泡面吃成满汉全席、两杯起送的奶茶一人喝两杯、三千的工资吃饭花四千……
总之,年轻人绝不亏待自己的嘴。他们信奉“省着点富不了,花这点穷不了”“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肯定是甜了”,立志要把自己富养一遍。年轻人不理解老一辈“没苦硬吃”,老一辈也很难接受年轻人“没福硬享”。那么问题来了,“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到底谁对谁错?
在儒家文化中,所谓的“吃苦”是为了修身养性。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此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除此之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成为不少老一辈的人生准则。许多长辈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匮乏,深知生活不易,即使如今物质条件早已充裕,但依然延续着过去的习惯,种地种菜、长途跋涉,很多老人并不觉得这是吃苦,而是在干活和忙碌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感。相反,当代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没怎么在物质上吃过苦,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新观念和新文化,让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追求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所以,到底是要“没苦硬吃”还是“没福硬享”?老一辈的“没苦硬吃”虽然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但过度的劳累可能会损害健康,如果因为吃苦导致身体不适,那就得不偿失了。同样,年轻人的“没福硬享”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我的关爱,但是在追求自我享受的同时,也要学会承担责任,继续传承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选择“先甜”的年轻人如果一味贪图享乐,那才是一种缺乏理性和责任感的表现。
张钊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