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文:说书声里话传承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1-14 09:18:57 编辑:康敬卓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王永文(中)为村民们表演说书。王姣 摄

“弹起三弦我定起音,众位乡亲仔细听……”近日,在绥德县石家湾镇塔上村,绥德平安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文怀抱三弦,腿绑甩板,一开口便引得村民们凝神静听。

1963年,王永文出生于绥德县石家湾镇塔上村。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迫于生计,他13岁便跟随盲人师父田治子学习说书。学艺早期,他既是师父的“眼”,又是师父的“拐”,陪着师父翻山越岭、走村串巷。师父弹三弦,他甩板,一唱一和间,他对说书腔调、节奏、语速的把握日臻娴熟。

19岁出师后,王永文一个人一把三弦,走遍了陕北的山山峁峁,主要说绥德平安书。在说书实践中,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要想有所发展,必须狠下功夫,虚心学习。之后,他借着在开业、祝寿、庆生等场合表演说书的机会,积极与其他艺人交流,不断挖掘、积累说书内容,技艺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他摸索着自己创作段子,逐渐在绥德说书界崭露头角。

如今,王永文已经62岁,表演时依旧精气神十足,唱腔平稳厚实,声音高亢动人。他说书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喜剧的,也有悲剧的;有劝人行好向善的,也有教人发家致富的……他将《花柳记》《摇钱记》等二十多本传统书词倒背如流,还自编自创了许多段子,且深受观众喜欢。

说书之路充满艰辛,王永文却甘之如饴。“冬卧凉炕寒彻骨,夏眠热窑暑难眠。”他笑着说出多年在乡间说书的不易,“炎热酷暑挨村演出,住的是村民烧饭窑洞的热炕头;寒冬腊月走村串户,住的是村民荒废的寒窑。有时,一天表演下来,没有东西吃,只能忍着饿。收入也少得可怜,无数次想要放弃,又舍不得。”

在坚守、创作和钻研中,王永文的技艺水平愈发精湛,形成了书词通俗流畅、演唱激扬粗犷的风格。他创作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兼具时代与民间艺术特色。

传承绥德平安书,是王永文的一生追求。近年来,他紧跟时代步伐,秉持艺术来源于生活、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参与绥德县的各种宣传活动,通过说平安书的方式,展示绥德新貌,宣传党的政策。

为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40多年来,王永文通过师传徒、徒传徒的方式带出徒弟20多人,其中有十余人以此为业。他还在闲暇时义务为群众说书、讲解理论知识,也经常在乡村、广场等地表演,让说书文化深入人心。

如今,王永文还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在传承绥德平安书的同时,又将绥德平安书作为手段,把新生活、新理念说给更多人听,为绥德平安书注入了新活力。“现在说书的光景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我直播说书就有两三万粉丝。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听说书,真是不愁这门手艺没人学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绥德平安书,让绥德平安书走得更远。”王永文说。

通讯员 王姣 耿冯 侯国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