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奏响榆林小曲传承新乐章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2-19 08:59:44 编辑:郝莉娜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王青(右二)在演奏榆林小曲。记者 杨彬 摄

在榆林,曲调温婉细腻、悠扬缠绵的榆林小曲,同厚重的黄土高原、豪放的信天游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融合江南丝竹之韵与榆林本土风情的音乐形式,悠悠传唱了300余年,静静诉说着塞上的风云变幻。在漫长的传承岁月里,72岁的榆林小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青,以其58载的艺术坚守,谱写出榆林小曲的动人篇章。

王青与榆林小曲的缘分,始于儿时的声声吟唱。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传唱榆林小曲的艺人,在他的记忆中,家中总是回荡着榆林小曲的优美旋律。“打我记事起,我们家就经常有人唱榆林小曲,那些曲调就像生活里最熟悉的陪伴。”王青回忆道。在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年少的王青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自此便踏上了这条长达半世纪的传承之路。

据考证,榆林小曲是由明清两朝南方文人武将把江南的丝竹音乐带到当时的榆林城后,再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口口相传、文人雅士参与创作而形成的一种民间小调。“起初,榆林小曲没有确切的名字,就叫‘耍曲子’‘玩小曲子’。”谈及“榆林小曲”这一名称的由来,王青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因要去北京、西安等地参加文艺汇演,才正式得名‘榆林小曲’。”

为了更好地传承榆林小曲,2005年,在王青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小曲研究会成立,现有会员50余人,还设立了固定的传习所。2006年,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榆林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王青意识到,榆林小曲的传承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他新填曲牌旧调十余首,在表演中加入了简单的舞蹈动作,让观众既能聆听美妙旋律,又能欣赏生动表演。此外,他在创新弹奏技巧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新的乐器。现在的榆林小曲,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古筝、三弦等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仅用一只小瓷碟,独特的组合奏出别具一格的韵味。

在王青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榆林小曲的传承队伍中。“00后”张国梁便是其中之一。“我从艺校毕业后,就跟着王青老师学习榆林小曲。王青老师对榆林小曲的热爱和执着深深感染了我,我一定会将榆林小曲当作毕生事业去做,把它传承好、发扬好。”张国梁说。

如今,榆林小曲不仅在当地的老年大学教学点和部分中小学课堂传唱,更走出榆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相信在全市重视非遗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大环境下,以王青为代表的传承人定会让榆林小曲这一南北文化融合的典范,如潺潺流水,绵延不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记者 白万能 张泰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