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堡县政务服务改革再升级 办事像“点单” 服务暖心间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3-25 22:14:51 编辑:张倩 校对:李小龙 责编:王丹
吴堡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大胆解“难”、着力治“痛”、及时破“堵”,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和服务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跃迁。
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累计新增市场主体797家,企业开办平均耗时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达99.8%。在年度市级“星级政务服务机构”创建中,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最高综合得分跃居全市第一。
审批“加速度”:
关卡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
“过去审批像‘闯关’,现在办事像‘点单’!”在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红蓝章”审批模式成为企业负责人们津津乐道的改革亮点。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长、材料多的问题,吴堡县积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容缺制+帮办代办”及“红蓝章”审批模式,将政府投资类前期审批时限压减至60个工作日,有效提升了审批效能。
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过去要跑多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前来办理企业登记的薛先生仅用一上午便同步领到了营业执照。
目前,该县梳理完成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37个主题式、套餐式场景应用,细化形成线下25件、线上138件“一次办”事项,事项申请材料和平均办理时限减少40%以上,跑动次数比改革前减少60%以上,政务服务环节“瘦身”成效显著。
办事“全天候”:
24小时自助服务“不打烊”
走进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厅,税务发票打印、营业执照申领等业务均可通过智能终端完成。
“以前请假办事耽误工作,现在随时来都能办!”通过自助服务终端3分钟便完成发票打印的安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水平,提高24小时“不打烊”服务效能,实现工作日轻松办,非工作日照样办,让群众体验到更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2024年,该县新增投入自助终端7台,实现了对社保、医保、公积金、税务发票代开、交通违法处理等行业领域的全覆盖。据统计,全年使用自助终端累计办理业务量达7636件。
为有效破解异地办事难题,吴堡县与黄河流域9省32县(区)组建政务服务联盟,依托“吴优办”小程序实现44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在外地也能办老家业务,再不用两地奔波了!”在山西经商的吴堡人王先生通过小程序完成医保异地备案后感慨道。
2024年,吴堡县政务服务中心累计接待办事企业群众12万余人次,工作日均接待约478人次,办理各类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约15.5万件。
服务“有售后”:
从“等意见”到“追满意”
“刚办完业务就接到回访电话,这种‘售后服务’太贴心了!”工作人员的一通回访电话让刚办完业务的李先生倍感暖意和关怀。吴堡县创新推行“办结即回访”工作机制,通过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事项,利用电话、问卷等方式主动收集意见建议,合理压减审批程序、材料和时间,推动审批流程再造。去年全县累计回访企业群众200余次,回访满意率达99.9%。
针对重大项目审批,吴堡县成立帮办代办专班,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区“专窗”,采取自愿委托、无偿服务、协同联动的服务原则,由代办员通过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业务指导,从策划到落地全流程跟踪,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将服务从“审批窗口”移至“项目门口”。
此外,吴堡县还积极探索政务回访路径,延伸回访触角,建立政务回访和“好差评”“12345便民热线”的协同联动机制,确保问题清单件件有整改、有回复,不断提升办事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全力推动县域营商环境从“便利化”向“品质化”跃升。
记者 闫宇涛 通讯员 张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