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县积极探索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母亲河畔构筑“诗和远方”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1 23:13:44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近年来,佳县坚持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战略,通过非遗活态传承、构建智慧平台、创新传播路径等举措,探索形成“红色引领、非遗铸魂、文旅互促”的立体发展格局,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文化动能。
聚焦非遗传承,焕发文化生机。紧盯非遗传承机制创新,佳县先后建立涵盖木雕、剪纸、道教音乐等项目的3个非遗展览馆、8个非遗传习所,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争取200万元市级非遗资金推进佳县非遗园建设,每年预算10万元专项经费向非遗传承人发放补助,稳步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精心策划编制《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佳县剪纸》《佳县木雕》等非遗主题图书,通过文献留存非遗技艺。积极推动剪纸、木雕、手工挂面等非遗产品市场化,扎实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切实提升非遗项目的产业收益和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
深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文旅。为有力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佳县全面加强数字平台建设,投资775万元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东方红”广播网络系统,自建白云山数字资源库,采购万方地方志知识服务系统,镜像安装陕西地方志旧志1972册、新志4482册。优化更新“爱佳县”App等移动端应用,围绕神泉堡、大美石窑等八大核心景区,推进云数据中心、“一码游”、数据对接服务等功能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县域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聚力打造佳县智慧旅游监管平台,系统整合核心景区、精品民宿、特色餐饮、落地交通、属地导服、线上购物等特色涉旅资源,“多码合一”整合行业资讯、个性产品、特色服务等功能。
深耕黄河文化,谱写生态新篇。按照“溯源黄河文化 厚植发展底蕴”发展思路,佳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建成开放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积极实施沿黄旅游综合体等项目,修复沿黄山体生态14万亩;以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积极举办黄河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着力打造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红色旅游带、以1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代表的70公里黄河古村风情带,提升集吃、住、行、游、购、娱、商、服于一体的全链条文旅体验。2024年,先后共有93批、1.3万余名学生走进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木头峪古镇等景区开展研学,带动全县旅游经济增长1200余万元。
探索传播创新,引领文明风尚。近年来,佳县围绕特色文化IP打造,成立“葭州一点爱”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协会,创新推出木头峪“古树讲堂”、泥河沟“人市儿讲堂”等文明实践品牌,15人次获评市级及以上相关荣誉,“关爱农村三留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评陕西省网络公益工程优秀精品项目,持续打响“厚德葭州·好人之城”品牌。
下一步,佳县将锚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文化遗产修复、文化设施数字化等工程,以文化旅游事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李东洁 通讯员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