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凯:让绥德踢场子代代相传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8 08:47:17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侯世凯(右)教学生扭秧歌。刘涛 摄

“十字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每到课间操活动时间,绥德县远竹中学的2000多名学生便会伴随优美的旋律跳起欢快的秧歌操。

这套秧歌操由绥德踢场子市级非遗传承人、绥德县远竹中学教师侯世凯创作。他将秧歌和体操融合在一起,再配以婉转动听的音乐,打造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秧歌操。如今,秧歌操已成为远竹中学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周边不少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我从小就爱唱爱跳,跟着村里人扭秧歌,参加工作以后也没断过,特别是2021年提倡非遗进校园后,我就将秧歌和体操的动作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适合中学生跳的秧歌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侯世凯说。

绥德秧歌在艺术风格上分为北路秧歌和南路秧歌,侯世凯跳的场子秧歌属于北路秧歌。在北路秧歌里,“六六旦”李增恒成就最高,是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侯世凯和李增恒是同村人,因此每逢村里举办春节文艺活动,侯世凯总能亲眼见到自己偶像的演出,便边看边揣摩秧歌踢场子的门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春节期间,李增恒在村里拍摄场子秧歌时缺少一位搭档,有人便提议让侯世凯与他搭档。从这次搭档后,侯世凯就成为李增恒的关门弟子。之后,侯世凯一有时间就跟随李增恒学习。 2007年至2008年,侯世凯与李增恒一起编排八人场子秧歌,还一起到北京民族文化宫等地表演二人场子。侯世凯的场子秧歌技艺越来越精湛,观众好评如潮。李增恒去世后,侯世凯与李绥亚成为二人场子搭档,先后到榆林各县市区表演,一起为远竹中学学生教授十六人场子等。

“作为非遗传承人,不光我自己要认真钻研秧歌这门艺术,更要让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侯世凯说。在教学之余,侯世凯也十分注重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远竹中学七年级学生李宇泽和武子怡就是侯世凯挑选出来的好苗子。只要有空,侯世凯和李绥亚就在校园里教他们跳场子秧歌。老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认真,引得其他学生围拢观看。

一直以来,侯世凯积极宣传、参演、导演陕北秧歌,编排各种场子,还经常为爱好者亲身示范,教授他们二人场子的动作要领,为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参加“中国—中亚五国”峰会迎宾仪式表演,是侯世凯感到最骄傲的时刻。当时他是表演团队里年龄最大的演员。“能在这么重大的场合给中亚来宾表演,我觉得很开心、很激动。”侯世凯说。

时代在进步,陕北秧歌也在不断创新。“现在的场子秧歌吸收了部分南路秧歌和现代舞的元素,在动作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拓展和提升,不仅配乐有所优化,服饰也更好看。”侯世凯说,“今后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培养更多的秧歌爱好者,让这项非遗一代代传承下去。”

通讯员 刘涛 王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