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德县加力推进大理河分洪洞、延榆高铁绥德段等民心工程 项目建设“提速” 百姓幸福“加码”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6-20 00:48:19 编辑:张倩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民生实事承载期盼,项目建设传递温度。
今年以来,绥德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聚焦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安排实施57个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绥德县城大理河分洪洞工程建设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加力开展主隧洞掘进作业。这个总投资达8.773亿元的绥德“一号工程”,目前整体形象进度已达41.5%,计划2026年底全面建成投用。“项目建成后,每秒最大过洪量将达到800立方米,可大幅减轻大理河行洪压力,将绥德县城防洪标准提高至30年一遇,不仅构筑起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堡垒,还将为大理河绥德城区段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提供积极助力。”绥德县水利局水防中心分洪洞项目负责人袁宏伟说。
“每一次钻孔爆破,每一榀钢架支护,每一方混凝土浇筑,都必须精准控制。”据绥德县城大理河分洪洞工程技术负责人郝利军介绍,该项目施工开挖一直面临土石交界面、浅埋偏压等复杂地质条件。针对小断面支洞向大断面主洞挑顶的施工难点,建设团队创新采用高拱架锚喷支护临时措施,以“边拆除边进洞”的创新工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绥德城区大理河分洪洞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记者在工程7号施工支洞及出口看到,工程采用零刷坡方式进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原有地貌与植被的破坏,保留洞口的自然形态。建设后期,相关单位将对弃渣区域开展系统生态修复,表层覆盖种植土壤并进行植被养护,形成“防洪保安全、绿色护生态”的多维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延榆高铁绥德段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每一米的推进都意味着革命老区离“高铁时代”更近一步,标志着昔日的“旱码头”正加速向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转型升级。
走进延榆高铁项目石家湾隧道深处,记者看到建设人员正在合力拆除庞大的二衬台车。一个多月前,该隧道顺利实现全线贯通,较计划提前半个月。隧道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严格管控质量、安全、进度、成本,通过建立测量控制网、强化爆破开挖等技术管理,配合精细化施工管理,全方位保障了隧道建设的质量与安全。
“2024年1月22日,延榆高铁项目首座开工建设的隧道——蔡家坪隧道正式启动进洞施工。截至目前,我标段7座隧道均已启动建设。”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延榆8标分部总工程师丁力说。
据了解,延榆高铁绥德段主要建设有隧道9.5座、桥梁16座、路基10段,另将新建绥德西站。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绥德县创新环境保障征地模式,提前推进“三线”迁改等工作,严格公示征迁补偿以保障群众权益,同时开通手续办理“绿色通道”,推行保函替代保证金机制,容缺受理临时用地审批,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提供全方位保障。
“我们将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在编制‘十五五’规划过程中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抢抓产业转移、产能承接政策机遇,立足县情谋划更多契合全县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同时聚力健全推进机制、完善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打造新引擎、增添新动能。”绥德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刘锦焘说。
记者 李东洁 见习记者 陈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