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光辉:驻村更“驻心” 实干助振兴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11 23:30:27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走进吴光辉的办公室,简陋的房间里,墙上张贴的《米脂县管家咀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图》显得格外醒目。
这是一张密密麻麻都是图表与文字的规划图:“王某某,60岁以上独居残疾老人,身患慢性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距村委会2.5公里,开车15分钟可到达……”“马某某,户内3人,本人在县城工作,丈夫因车祸去世,两个孩子读小学,全家住在县城,距离村委会24.9公里,开车35分钟可到达……”
图表上,管家咀村重点监测户、五保户、残疾户、地质灾害点、产业布局、国家能源集团援建项目等情况一览无余。这是2023年,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派驻米脂县杨家沟镇管家咀村第一书记的吴光辉给自己布置的第一个“作业”。
为了更直观、快速、准确地了解管家咀村的村情户情,吴光辉带领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通过GPS打点定位、地图标记等方式,整理绘制了这张图文并茂的“管家咀村说明书”。“内容基本都能背会了,但是每天醒来和睡前还是忍不住看一遍。谁家最近需要帮助,哪个项目得继续推进,一遍遍看过,心里才踏实。”吴光辉说。
不怕困难,是这位驻村书记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初到管家咀村,面对村民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重重困难,吴光辉没有退缩,而是深入调研,寻找破局之法。他发现,各村之间资源分散,帮扶成效不均,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2023年,吴光辉创新提出创建“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建联盟的思路。在米脂县委的支持下,他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牵头杨家沟镇1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签订党建联盟书,让各村从“孤军奋战”变为“并肩作战”。
两年来,吴光辉在国家能源集团的支持下,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先后援建了杨家沟村1.48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李家寺村谷子航天育种示范项目,亩产增收30%;管家咀村社区工厂项目,带动周边就业65人,社区工厂屋顶光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高西沟村小米研学直播基地项目,去年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沙地红薯示范基地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450万元,带动用工50余人……
为273户低收入家庭改造用电线路,为1742名群众免费体检,筛查救治2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修建管家咀村文化广场……吴光辉还用一个个“小切口”,解决了关乎民生幸福的“大课题”,而他的心里始终还惦记着一件事:留住乡村的根脉。他担任主编,历时13个月编纂完成了13万字的《管家咀村志》。“要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更要让乡愁有处安放。”吴光辉说。
吴光辉操心的事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两年时间,他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女儿在作文里写道:“爸爸的手机里存的不是我们的照片,全是村里的谷子地。”“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不过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觉得挺值的!”采访当天,红薯地里,他反复向薯农们叮嘱种植技术,文化广场上,他和联盟村的书记、村民,讨论幸福院建设细节。“总是放心不下,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完。”吴光辉说。
他的辛勤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党建联盟创新做法获评榆林市“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他个人荣获“榆林市优秀第一书记”“榆林市乡村推介官”和米脂县“米脂好人”等称号;2025年,其定点帮扶村获评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记者 周海月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