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堡县妇联:巾帼同心绽芳华 奋楫扬帆再出发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8-21 09:51:32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清晨的尚古堂挂面厂,巧手翻飞,一把把挂面被快速分装打包;乡间地头,“五美庭院”的果蔬和藤蔓迎风摇曳;直播间里,“柳青情”志愿服务队正忙着推介农特产品……行走在吴堡的城乡之间,处处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吴堡县妇联以“引领、服务、联系”为核心,带领全县妇女在发展中担当、在服务中作为、在创新中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巾帼答卷”。
织密组织网络,筑牢“她阵地”
“现在村里妇联有了固定经费,我这个妇联主席进了‘两委’,说话办事腰杆硬了!”这是吴堡县104个村(社区)妇联主席的共同感受。5年来,县妇联以改革破题,推动组织形态实现“质的飞跃”。
组织覆盖持续延伸。实施妇联改革“破难行动”,实现村(社区)“两委”中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妇联主席100%进“两委”,并足额落实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组建妇联组织45个,设立娘家人“暖心角”28处,成立家政服务协会和女企业家协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
队伍力量显著增强。吸纳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1625名先进女性担任妇联执委,建成8个执委工作室和4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形成“1名执委联系N名妇女”的服务网络。线上打造“吴堡妇联”新媒体矩阵,线下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让妇联工作从“机关化”走向“网格化”。
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5年来解决妇女就业、儿童教育等难点问题50余件,形成“党委领导、妇联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维权关爱,守护“她幸福”
留守儿童收到“爱心妈妈”的礼物和祝福,在欢声笑语里共度节日;为困难女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帮助她们圆梦校园;宣讲活动走近群众身边,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窝……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县妇联开展维权关爱工作的生动缩影。
依托“3・ 8”维权周、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县妇联联合多部门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26场,覆盖农村妇女8000余人次;创新“一校一女童保护讲师”“一校一法治讲师”机制,培训专业讲师10名,为1200名学生开展法律讲座。同时,在12个综治中心设立维权服务站,开通“12338”热线,5年来受理来电来访130件,化解婚姻家庭纠纷97件,实现维权服务“零距离”。
此外,县妇联还累计救助265名贫困女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8.7万元,为52名低收入“两癌”妇女发放救助金52万元。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联合9部门、20多家企业开展“铜城关爱”活动,“爱心妈妈”和137名留守儿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方式,实现了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帮扶全覆盖,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填补情感空缺。在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方面,“两癌”免费筛查率达100%,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均提升至90%,连续5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秦女子关爱妇儿行动”筹集善款12.88万元,让健康红利惠及更多妇女儿童。
引领文明新风,彰显“她力量”
走进吴堡县家风馆,“清廉传家”主题展前人头攒动;乡村小道上,“五美庭院”的标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是县妇联引领文明新风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县妇联选树省、市、县级“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26个,“巾帼建功标兵”30名,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的辐射效应。开展“七大”家庭创建活动,评树优秀家庭164户,其中4户获中省级表彰,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同时,推动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档升级,在迎宾路社区建成1个家庭教育示范点,建成104个村(社区)指导服务站、4个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宣讲百余场,受益6000余人次。打造“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推送家庭教育知识视频资料43期,播放视频公开课20期,并举办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引导青年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家庭观。
此外,还组织500余名农村妇女参加实用技能培训,创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评选各级“五美庭院”示范村35个、示范户1592户,带动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美丽家园”与“美丽经济”双提升。联合仪征市妇联推广青梨、蚕丝、空心挂面等特色产品,让“巾帼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站在新的5年起点,吴堡县妇联将以“引领更有力、服务更精准、组织更坚强”为目标,持续深化妇联改革,在“三新”领域拓展组织覆盖;聚焦妇女就业创业需求,打造更多巾帼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产业品牌;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清廉家风与乡村治理融合;升级维权服务网络,健全困境妇女儿童长效帮扶机制,让“巾帼之花”在吴堡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 闫宇涛 通讯员 张荩文 宋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