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办公室“安”在社区——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社区警务工作小记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8-26 08:26:31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吕警官就像咱社区的‘平安哨兵’。要不是她,我那17万元养老钱就打水漂了。”8月18日,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沙河路派出所辖区圣景社区居民高先生提起社区民警吕姣姣,不住夸赞。

8月5日,吕姣姣走访圣景社区时,得知高先生迷上了一款能很快返利的投资。多年的反诈经验让她警觉,立即上门询问。“小吕,我在搞‘投资’,这软件返利真快,投了4次,都挣钱了。”高先生展示着手机上的“投资”界面说。“高叔,这是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前期给甜头,当你投大钱后,他们就会跑路。”吕姣姣拿出反诈宣传册,指着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说。经过近两个小时耐心劝说,高先生终于醒悟,连连向吕姣姣道谢:“多亏你及时赶来,不然我的养老钱都搭进去了。”

社区民警吕姣姣的故事,只是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社区警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3月以来,该分局推行“全天候在社区”工作模式,让民警从值班室走到群众身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该分局已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5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71处,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解决问题312件。

“余警官,你可得帮我们说说理。”7月10日,马扎梁派出所社区民警余泽田刚回到警务室,社区居民李先生和妻子就气冲冲地找上门。“我家邻居天天打麻将到半夜,洗牌声、说笑声吵得我们没法睡觉,孩子一大早还上学呢。”李先生激动地说。

余泽田当即带着这对夫妇到他们的邻居家。“王大哥,正常娱乐活动是您的权利,但是不能影响到周围邻居的休息,这也是您的义务。”余泽田笑着说,“您看,隔壁孩子要上学,老两口睡眠浅,要不咱约定个时间,晚上9点前结束娱乐活动?”

“余警官说的话在理,是我们没注意。”李先生的邻居王大哥不好意思地说,“以后一定注意,绝不扰民。”不到半小时,这场邻里纠纷就化解了。

社区民警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沉在群众中间,才能真正干好公安工作。这句话,在沙河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柳旭东身上得到了体现。

“小柳警官的联系卡,我家冰箱上、大门后都贴着,有事儿找他比找亲戚还快。”沙河路街道榆康社区居民黄莉说。

柳旭东管辖的片区有4000余户居民,毗邻商圈,人员流动大。早在2020年10月18日上任第一天,柳旭东就印了3000张警民联系卡,挨家挨户发放。“群众找得到人,才敢说事、愿意说事。”他说。

今年1月,榆康社区居委会反映居民耿先生对小区改造有意见,柳旭东便主动邀约耿先生与居委会干部恳谈。“加装电梯凭啥按面积摊钱?一楼又用不上。”耿先生说。

“您说的话有道理,我已经跟居委会沟通了,一楼住户可以适当少分摊费用。”柳旭东拿出实地调研的照片说,“电梯加装后,老人上下楼方便,您看这是其他小区的案例……”经过3个小时推心置腹的交流,耿先生的态度渐渐缓和:“小柳,你是真心为我们考虑。我不是反对改造,就是怕不公平。”

针对耿先生对住宅楼安装电梯方案的建议,柳旭东实地调研,换位思考,多次沟通,他的真诚得到了耿先生的认可,耿先生表示之后会用合理的方式向物业公司表达意见。

如今在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社区民警80%的工作时间都在社区度过。“把办公室‘安’在社区,其实是把心贴近群众。”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社区民警只有沉下去,才能把平安根基打得更牢固。”

通讯员 孙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