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加强“向日葵成长计划”未成年人工作品牌建设——关爱成长 共护未来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0-30 08:38:32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在绥德县张家砭镇,15岁的兰兰(化名)曾是一名极度内向、几乎不与人交流的留守儿童,常年由奶奶抚养。得益于“向日葵成长计划”的实施,乡镇未保站为其定制成长支持方案:每周开展心理疏导、课业辅导,带其参与绘画、手工制作、团体游戏等活动,兰兰不仅脸上逐渐有了笑容,还愿意主动与人交流了。她的班主任说:“兰兰像变了一个人,眼里有光了。”

立足职能定位,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特殊需要儿童群体,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持续加强“向日葵成长计划”未成年人工作品牌建设,通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品牌引领——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向日葵成长计划”自启动以来,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个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84个基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90个社区儿童之家。同时,配备儿童督导员184名、村(居)儿童主任3149名,形成“专人专责、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确保关爱服务“最后一米”畅通无阻。

为提升服务质效,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还根据儿童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监护能力等,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帮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充满关爱与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多元服务——

赋能儿童全面成长

聚焦未成年人身心发展需求,“向日葵成长计划”推出困境儿童关爱走访服务、向日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服务。

在困境儿童关爱走访服务中,工作人员利用春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寒暑假等重要节点和假期,走进学校、社区、家庭,为困境儿童提供成长包,并积极了解困境儿童的需求,开展精准帮扶。同时,通过提升村镇小学或城郊社区儿童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社会化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完成蜕变。

此外,向日葵志愿者服务队还定期对志愿者团队进行培训,并自主研发了《一节课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对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等安全教育课程,由志愿者进行授课,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受益人数4600余人。

护苗育才——

构筑坚实保护屏障

今年5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榆阳区新明楼街道灵秀街社区举办了乒乓球接力赛、乒乓球障碍赛等趣味活动,辖区内30余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参与。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每名儿童颁发了参与奖,发放了零食礼包和遮阳帽,引导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增进友谊、锻炼协调能力。

聚焦成长焦点,市民政局还精准制定解决方案,通过举办“预防校园暴力”“网络安全教育”等讲座,对在活动中遇到的遭受过校园暴力等侵害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同时,针对儿童普遍性的焦虑问题,开展毕业班解压课堂、监护人能力提升课堂等主题活动。截至目前,累计举办讲座80余场,受益儿童3000余人次。

“向日葵象征着阳光、希望与成长,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向日葵一样,向阳而生、茁壮成长。”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高尚平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向日葵成长计划”品牌建设,推动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升级,努力打造具有榆林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样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 杨晓慧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