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峰:把“黄土娃”送上跳水冠军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6 09:03:07 编辑:康敬卓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张江峰(中)和白钰豪(右)、崔家溪合影。韩飞 摄

“脚尖往上顶、绷脚直腿,坚持住!”近日,在榆林市跳水陆上训练馆里,刚在全运会获得女子团体第三名的榆林小将崔家溪,在短暂的假期,仍不忘提升自己,正专注地进行体能和动作模仿训练。两天后,她将启程前往国家队集训。每次回到榆林,她总会第一时间看望自己的启蒙老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获得者、榆林跳水队教练张江峰。

“6岁那年,张老师来学校挑选人材,一眼就认定我是块跳水的料。”崔家溪说,“他教给我的不仅有动作技术,有对跳水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还有在我怀疑和犹豫时,给我传递的坚定的力量。”

一个梦,从悉尼到榆林

“每次看到白钰豪、白钰鸣、崔家溪这些孩子站上领奖台,我都无比骄傲。”张江峰欣慰地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我守在电视机前,每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我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里忍不住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站上领奖台,为国争光,该有多好!”

怀揣着这份梦想,张江峰如愿考入西安体育学院。在这里,他结识了恩师陈德全。当陈老师问他“想不想学体操”时,他脱口而出:“想,还想拿冠军!”然而,年龄的限制让他无法以“运动员”的身份圆梦。但陈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咱当不了冠军,就当教练来培养冠军。”

2012年3月,张江峰接到陈德全的电话:“榆林要组建体操队和跳水队。”他意识到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了。同年9月10日,他回到榆林,一个人、一张破了洞的训练网、一块老旧的跳板,这便是他梦想开始的全部。

“那时没有人能够相信,黄土高原上的‘旱鸭子’能学会跳水。”张江峰目光坚毅地说,“但我坚信,我们榆林的孩子能吃苦、身体素质好,需要的只是一个发现和托举他们的人。”

为组建跳水队伍,张江峰将目光投向全市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起初,他只是留意那些身形小巧、体重偏轻的孩子;随着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摸索出一套更系统、更科学的选拔方法。如今,他会通过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多项体能测试,综合考察孩子们的意志力、爆发力、协调性和空间感,选拔出适合跳水运动的孩子,并为其他孩子推荐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

两颗心,从严师到慈父

张江峰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咱们得先教他们做人,再教他们跳水。”在他看来,学生性格和信念的培养比技能培养更重要。

他的训练方法很有一套。“比如白钰鸣、白钰豪兄弟俩,小时候很是调皮,但我看到他们有出色的领悟力。”张江峰说,“普通孩子半年才学会的动作,他们俩3个月就能掌握。我就引导他们从成功里获得认可,让‘调皮鬼’变成大家称赞的‘厉害娃’。”他在训练中赏罚分明,用鼓励建立自信,用规矩树立边界,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跳水这项运动。

跳水训练由陆上和水上两部分组成。孩子们从滚翻、动作模仿和引体向上等陆上基础训练开始,日复一日,为水上跳台积蓄力量。

从2012年到2025年,张江峰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榆林的跳水事业。“训练占据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与节假日,虽然少了很多休闲娱乐,但能投身自己最热爱的事业,我感到无比充实和幸福!”张江峰说。

满天星,从黄土地到领奖台

十四载耕耘,硕果满枝。白钰豪、白钰鸣、崔家溪、王奥雪……这些从黄土高原走出的名字,如今已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跳水的舞台。其中白钰豪先后在2019年学青会、2021年全运会和2022年全国冠军赛中三度问鼎双人十米台冠军;弟弟白钰鸣更是屡创佳绩,先后夺得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混合全能金牌、2023年福冈世锦赛混合团体冠军,以及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桂冠。崔家溪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获得2金3银1铜,并在2023年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中摘得2金。

近年来,张江峰以省运会周期为基础,构建起一套“选苗—育苗—成材”人才培养体系。他通过赛事选拔与定向输送相结合的方式,将榆林优秀的跳水运动苗子源源不断地送往省体校、省中心深造,目前累计向省跳水队、省体校输送人才30余名。

近年来,张江峰先后获得多项殊荣,其中2019年被陕西省游泳协会评为“陕西省优秀教练员”;2021年,被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筹备委员会评为年度备战“优秀教练员”;2022年8月,再获省运会“伯乐奖”荣誉称号;2023年2月,因在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中表现突出、贡献重大,记个人二等功,并荣登榆林市体育战线功勋人员风采榜。

近日,他荣获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接见。面对荣誉,他说:“跳水是中国的‘梦之队’,也是陕西的优势项目。我们虽然身处黄土高原,但我坚信只要不懈奋斗,从这片土地上走出的孩子,早晚能够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为国争光!”

记者 慕荣 韩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