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边县红墩界镇“五网合一”推进封山禁牧 护绿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3-26 09:02:33 编辑:郝莉娜 责编:王丹
为切实保护林草资源安全,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近年来,靖边县红墩界镇精心部署、狠抓落实,通过构建责任网、宣传网、监管网、执法网、保障网“五网合一”的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封山禁牧工作,探索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与畜牧产业发展的矛盾,让护绿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不仅实现了从被动禁牧向主动护绿的转变,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织密责任网格
构建立体宣传
红墩界镇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构建了“党委统筹、政府主责、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成立了镇村两级封山禁牧队,由党委书记担任总组长,镇级干部包联行政村,7名村级林长覆盖所有自然村,建立了“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形成了“发现—劝阻—上报—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
同时,创新“三维立体”宣传矩阵,通过固定标语、宣传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年均发布政策信息300余条。开展“百名干部联农户”行动,网格员入户发放《封山禁牧告知书》1000余份,多次组织封山禁牧专项宣传活动。特别建立了“红黑榜”公示制度,正反双向引导,对诚信养殖户进行通报表扬,对顶风偷牧的养殖户进行公开曝光,形成了强大的舆论震慑力。
实现精准管控
疏堵结合施策
红墩界镇实施“数量分级”管理法,对全镇养殖户进行建档立卡。羊子数量在60只以上的确定为“重点养殖户”,每日必查;羊子数量在20至60只的确定为“一般养殖户”,三日一访;羊子数量在20只以下的确定为“放心养殖户”,周巡月访。创新“科技+网格”监管体系,组建无人机巡查队1支,地面巡逻队3支,构建了“空中无人机+地面巡逻队”的立体防控网。
同时,提升饲草供给能力,鼓励发展青贮窖,扩大苜蓿种植,从根本上破解了“羊无草”的困境。整合镇村干部、护林员、网格员等力量,组建综合执法队。创新“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将养殖户遵规情况与政策扶持挂钩,村级禁牧成效与年终奖补挂钩,倒逼责任落实。
此外,实施“禁牧+转型”双轮驱动策略,引导养殖户转产制种玉米、果蔬、山药等种植业,培育家庭农场,落实圈舍改造补助、饲草种植补助、品种改良补助等扶持政策。
通讯员 黄金梅 李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