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改革”推动陕西科创浪潮奔涌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1-15 08:45:20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一月十日,陈永楠(左)与科研团队成员做实验。记者 郭诗梦摄

陕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单位、省属企业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连日来,记者走进多家高校和科创企业,实地探访“三项改革”实施以来的变化和成效。

“20多年来,我进行了3次创业尝试。如今,我终于创业成功!”1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赵玉清说。

在“三项改革”推动下,从事了大半辈子电子束离子束装置与技术研究的赵玉清创办公司,将自己毕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生产出国内技术领先的离子束非晶碳基薄膜制备装置。

2022年起,陕西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等难题,激发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索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三项改革”正是陕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实践,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了有力支撑。

■ 革新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

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让全省广大科研人员得以“松绑”,纷纷带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全省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现在,我们团队的科研人员只需要专心转化成果,不用再担心发不了论文影响职称评审。”1月9日,西安工程大学教授田宝华说。

田宝华长期从事工程应用及转化工作,先后主持设计1000款防寒服、150余款徽章、100余款辅料。由于长期进行科研转化工作,田宝华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论文创作,一直没有评定正高级职称。

“‘三项改革’明确了两类人员参与职称评定的路径及标准,一类是针对本人推动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根据实绩贡献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定;另一类是针对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定,并特设岗位,不占现有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杨凯表示,“这为田宝华这样的成果转化人员打开了职称评定的‘绿色通道’。”

“我凭借科技成果转化到款突破600万元破格晋升为教授。”田宝华开心地说。

“‘三项改革’实施两年多来,我们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创新改革举措、提升改革成效,改革范围不断拓展、改革举措不断深化。陕西省两个‘三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目前,全省已有10.6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6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67家,630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在‘三项改革’带动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

■ 集聚资源 加速成果转化

“在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这个从校园走出来的科创企业获得了创投基金的青睐。现在,我们的部分产品已经上市,且颇受好评。”1月10日,启承悬浮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山举表示。

杨山举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高速旋转机械与热控技术研究。在走访梳理全省科技成果时,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科技经纪人马晟主动与杨山举对接,邀请其依托相关科研成果开办公司。“我们帮其进行项目路演、注册公司、对接金融机构、完善产品。现在,杨山举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马晟表示。

“三项改革”实施后,陕西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创新驱动网络平台、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依托,建设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以参与改革的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企业等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便利化、高效化、精准化、常态化科创服务,实现了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唤醒”了大量处于“沉睡”状态的创新成果,打通了它们从“书架”走向“货架”的壁垒。

截至目前,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服务创新主体30余万次,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秦创原创新驱动网络平台汇集各类数据信息超1100万条,推动580余家省级研发平台、1.46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帮助企业解决研发需求3000余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20亿元,同比增长34.96%,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技术合同数量占比超过50%,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91.44亿元,同比增长81.32%。”杨凯表示。

■ 协同合作 优化创新生态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大量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有力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

“最近,我们正与西部钛业、西部材料等新材料‘链主’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微弧氧化原位纳米增强技术及成套装备。这项研究可强化钛合金等轻合金表面,增强其膜层膜基结合力、耐磨性和耐蚀性。”1月10日,长安大学轻合金表面强化研究所所长陈永楠表示。

在“三项改革”的推动下,陈永楠团队带着科研成果走出高校、走进企业,与“链主”企业等联合共建研究中心,共同攻克行业领域的科研难题。如今,陈永楠不仅是长安大学的教授,还担任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稀有金属材料涂层制品先进制造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朱晓冬告诉记者,瞄准省内重点产业领域,省教育厅加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通过修订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等方式,加大服务地方项目支持力度,增设秦创原“总窗口”专项,让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答题”,加强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

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和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编制重点产业链高校创新平台团队对接耦合图谱,梳理科研平台442个,同步整合全省高校优势资源,推动组建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企业主导、高校策源、学科支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新机制。

“近年来,陕西通过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引导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和支撑度。截至目前,全省依托优势学科布局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104个、工程研究中心143个,培育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覆盖全省30余条重点产业链,推动高校与‘链主’企业等联合共建、协同攻关,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表示。

记者 郭诗梦 实习生 张昕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