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106.6亿元背后的力量

来源:群众新闻网 时间:2025-04-19 11:47:11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汉阴模式聚焦传统产业的技术迭代,用新材料重塑纺织业价值链;南郑探索则瞄准高端制造,用工业母机撬动装备制造业升级;洛南立足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建成多功能西北核桃交易中心……4月17日至19日,陕西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观摩活动聚焦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总投资106.6亿元的9个项目如同一个个拼图,拼出县域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的新图景。

安康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项目投资6亿元,预计2026年10月全面竣工。该项目的突破性意义,远不止于填补省内包芯纱线生产空白,其核心在于通过PBT材料替代传统涤纶丝的技术,将纺织业推向“功能创新”的新赛道。该项目以“化工原料、高端材料、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模式,将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使内陆县城突破地理限制。

汉中南郑区工业母机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3.16亿元,预计2026年年底全面建成。该项目投产后,将具备年产数控双侧铣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端智能装备500台的能力。这种“硬核科技”的突破,不仅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机床的垄断,也使装备制造业从“设备供应商”升级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该项目服务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国家战略产业,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县域经济的突破从来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承接,而是通过技术革新重塑生产要素、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全球视野塑造价值坐标。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升级尤为关键,比如,通过“问诊把脉、输血补气、强筋壮骨”的服务体系,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等痛点,又如使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生态。这种“产业链+治理链”的双链融合,正是县域经济从“单点招商”转向“系统育产”的密码。

观摩活动的镜头掠过陕南,在这里每根纱线都编织着创新基因,每台机床都雕刻着未来产业,各个“小城”正以差异化路径突破发展天花板,在全球化价值链中刻下独特坐标。(孙萍)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