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旱情的“较量”——陕西灌区抗旱一线见闻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04-28 08:29:46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4月22日,扶风县午井镇冯家山水库灌区南干七支渠的水奔向麦田,为小麦“解渴”。

4月22日,工作人员在泾惠渠西郊水库控制大厅实时监控抽水流量。照片均由记者 许奥博摄

4月23日早上8时不到,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午井灌溉管理站工作人员朱亮和段勇巡查完渠道,回到了管理站。

他们俩匆匆扒拉几口早饭,又立即去分水闸闸房调节启闭机。

“最近是春耕用水关键时期。我们基本一天要巡查五六次渠道,每隔4小时去包抓的支渠观测量水堰、操作启闭机,确保灌溉流量。”朱亮说。

午井灌溉管理站一共11名工作人员,最近全员奋战在抗旱一线。

今年入春以来,陕西一直无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近期仍有蔓延趋势,形势严峻。4月16日,省水利厅启动全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最近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尤为重要。全省各大灌区多措并举保供水、保灌溉,一场与旱情的“较量”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我们坚持以水适种,根据土壤墒情、作物种植结构、可调配水量及预期来水量等,科学制定并动态优化灌溉方案。同时,精准对接村组的需水时段和需水量,全力保障灌溉需要。”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灌溉管理科科长刘永田说。

连日来,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迅速响应抗旱工作安排部署,领导干部及机关科室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帮扶指导,实行24小时全员值守,做好供水保障服务;科学调配水源,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扶风县午井镇官坡村的麦田里,陕西富优天润良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宗科在察看灌溉情况。

“最近正值小麦抽穗期,我们合作社种植了1570亩小麦,用水量大。今年以来一直干旱少雨,多亏灌区及时调水,保障了今年第二次灌溉用水,为粮食稳产奠定了基础。”刘宗科说。

4月22日,在泾惠渠西郊水库中控室,工作人员时刻关注水库水位变化和抽水泵运行情况。

“最近是第二轮春灌的用水高峰期,虽然有降雨,但对缓解旱情作用不大。”泾惠渠西郊水库负责人崔晓亮说。

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灌溉区域涉及富平、阎良、临潼、泾阳、三原和高陵6个县(区)71个乡镇1065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146.5万亩。

“往年只需要一次灌溉用水,今年因为干旱需要二次灌溉。我们根据今春气候特征和河源来水情况制定了渠系引水计划,实施河库渠联合调度,全力确保灌溉用水,务求将有限的河源来水发挥出最大作用。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用水户浇地负担调查统计、田间灌水定额测定等工作。”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灌溉处处长杨新利说。

面对旱情蔓延的严峻考验,全省上下闻“旱”而动,迅速打响抗旱保供水攻坚战,全力保障农业灌溉。

记者在陕西小麦主产区之一的咸阳市泾阳县看到,泾惠渠灌区工作人员帮助小麦种植户进行春灌。

灌区石桥管理站负责人徐宝强告诉记者,灌区已派出多路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安排各村组用水顺序,规范用水秩序。

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推广“小畦灌”等节水技术,科学调配水源;执行24小时值班制,巡查险工险段,确保安全行水,全力保障农灌。截至目前,灌区已完成斗口水量5743万立方米,灌溉63.84万亩。

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各灌溉站坚持节水优先,运用滴灌、喷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精准灌溉,利用一切可用水源全力抗旱;各供水公司加强与受水城市联系,严格执行用水计划,保证取水流量稳定;渠道管理单位加强供水渠道和设施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提高供水利用率。

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利用漆水河及红星水库引水195万立方米,灌溉1.8万余亩。同时,灌溉中心动员地方启用200余口机井,累计灌溉4万余亩……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水利部门要继续想方设法蓄引水源,保人饮、保春灌、保春耕。各地要认真落实抗旱应急响应要求,细化抗旱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

记者 徐颖 许奥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