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来源:群众新闻网 时间:2025-09-03 09:47:07 编辑:张倩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9月1日上午,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举办“强国少年志 领航向未来”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暨新生入学礼。 群众新闻记者 赵杨博摄

国旗下的教诲、科学讲堂上的科普讲解,撒下报国的种子——

激荡少年强国志

“一抹中国红,一腔爱国情。最崇高的敬礼要献给五星红旗。接下来举行升旗仪式,请全体肃立!”9月1日上午,在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2025年秋季“强国少年志 领航向未来”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暨新生入学礼上,六年级学生、活动主持人马尚恩句句铿锵有力,“升国旗,奏唱国歌……”

全体师生整齐着装,精神昂扬,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随后的入学礼环节,该校校长高涛和新生代表用毛笔共同书写“人”字。高涛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做人,堂堂正正立身……”

在学生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中,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诚文走上舞台中央,从一场“空中战役”讲起,用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国防力量维护”。

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引得现场阵阵欢呼。学生们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一架架无人机振翅高飞,其中一架无人机悬挂鲜艳的五星红旗,还有几架分别悬挂“科技强国耀寰宇”“智创兴校扬国威”等条幅。操纵这些无人机的是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的精灵无人机战队。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为学生们带来航模展示,并走进课堂科普航空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学校科技教室,服务队队员孙瀚抛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明预警机?”随后引导学生们一步步思考,直到找出答案。队员孟煜然说:“我们将航模表演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同时通过一个个航空装备型号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科技的力量。希望我们的航空科普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科技报国、国防报国、航空报国的种子,在未来为祖国贡献力量。”

学生王奕涵说:“太惊喜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老师和哥哥姐姐们来到了我们的校园。他们带来精彩生动的科学小讲堂,让人眼前一亮。我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近年来,铜川市着力打造科学教育新生态,实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行动,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开展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校园科技周等实践活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关注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少年奋发向未来。铜川市中小学精心策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开启新学期、奔赴新征程。(群众新闻记者 赵杨博

硕士博士组团进校园,分享求学故事——

送上“成长大礼包”

8月31日,大荔县赵渡镇的中小学生迎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开学第一课”。“对话名校硕博士·筑梦启航新学期”主题活动现场活力满满,一批毕业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且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硕士、博士组团亮相,为学生们送上量身定制的新学期“成长大礼包”。

活动一开始,硕士、博士们就用自己的求学故事“圈粉”无数。他们不讲大道理,而是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学生们分享攻克难题的心得、平衡学业的窍门、遭遇挫折的调整方法。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学生们频频点头。到了互动环节,学生们秒变“提问小达人”:“偏科怎么办?”“怎么定学习目标才切合实际?”……硕士、博士们耐心支招,还不忘加油打气,告诉大家好习惯比天赋更重要,新学期要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学到很多实用方法!”大荔县赵渡镇初级中学学生柴章凯举着新书笑盈盈地说,“新学期我要每天定小目标,完成作业不拖沓,朝着当老师的梦想一步步迈进,将来回家乡教书!”学生单仁雪说:“哥哥姐姐就是我的榜样!接下来我要补弱科、强优势。”

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学习秘籍,还点燃了奋斗热情,让他们带着满满能量,向着梦想全力奔跑。(通讯员 赵卓昱

“行走课堂”开启“线上直播+线下参与”双轨模式——

上好“环保第一课”

9月1日,2025年秋季开学“环保第一课”活动在商洛市秦岭博物馆举行。

9月1日,在商洛市秦岭博物馆,商洛学院的青年学子在了解秦岭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群众新闻记者 文超摄

本次活动由省生态环境厅指导,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活动主题为“守护绿水青山 当好秦岭卫士”,向青年群体及全社会发出“守护中华祖脉”的诚挚邀请,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陕西力量。

本次“环保第一课”聚焦“行走课堂”理念,在秦岭博物馆开启“线上直播+线下参与”双轨模式,以场景化、互动式的形式革新课堂体验,让环保知识传递更具活力。来自商洛学院的青年学子通过近距离观察与体验,感受秦岭的壮丽。

“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守护秦岭的重要性,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到守护秦岭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商洛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陆潇洋说。

当日下午,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商洛市委和商洛学院的志愿者前往二龙山水库上游河道,开展户外研学、护河行动以及“秦岭·因我更美”志愿行动。来自商洛学院的科普讲师围绕丹江麻街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原理与区域植物多样性展开专业讲解,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参与者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后续系列活动还将围绕“实践行动—生态观察”主线推进,持续激发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助力培育更多“懂生态、爱自然、善行动”的秦岭卫士,为美丽陕西建设注入青春力量。(群众新闻记者 文超

民警进校园宣讲,培训校园保安,设置“护学岗”——

全力护航开学季

又到开学季。随着全省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警察叔叔”的守护也随之启动。“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要注意携带好装备。同时要和学校安保负责人沟通,再检查一下校园安防器材的配备情况,给保安培训一下防暴器材的使用方法。”9月1日,站完早上的护学岗,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西影路派出所民警杨小强和吕天寅盘点着新学期校园安保工作还有哪些需要细化。

9月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东关幼儿园,小朋友将自制的“小红星”认真地贴在展板上,抒发自己的爱国情。 通讯员 王三合摄

民警入校园上好校园安全“开学第一课”,是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8月25日,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科创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进横山区第二十幼儿园,以“知危险,懂安全”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民警用亲切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还和孩子们现场互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就在开学前一周,省公安厅下发专项通知,要求全省公安机关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治安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一键报警系统、视频监控、消防设施等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注意!用盾牌格挡要巧妙周旋,不要硬扛!”8月26日,在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的操场上,特警队员正在对340多名校园保安进行培训。这场由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国际港分局、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校园保安暑期特训,拉开了新学期护校安园的序幕。

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国际港分局特警大队队员现场演示擒拿技巧。盾牌手正面防御,钢叉手控制嫌疑人行动,抓捕手迅速上前制服,最小作战单元的战术配合,在30秒内就将持械“嫌疑人”控制。

此外,该分局围绕校园一键报警系统的规范使用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学校安保人员能迅速、准确地启动报警机制,为警方及时介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保安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技能素养,为后续的护校工作巩固了基础。”西安市浐灞第二中学总务处主任王峰说。

全省公安机关科学设置“护学岗”,加强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巡逻守护和交通疏导。同时,优化校园周边交通信号配时,增设临时停车区域,有效缓解了校园周边交通压力。

全省公安机关还选派优秀民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在各个校园设立“警察叔叔”信箱,持续推进护校安园工作,为学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群众新闻记者 霍海澎

医院开“药方”,为学生、家长“支招”——

应对开学综合征

情绪低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焦虑、烦躁等症状……刚一开学,西安市红会医院新开设“拒绝上学门诊”接诊小患者。

“开学综合征这种情况通常集中在开学前一周至开学后两周。就诊患者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也有一部分是大学生。其中,初一、高一等面临新环境的学生更为常见。”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王莹告诉记者。

门诊处理的核心是评估、沟通与引导,而非简单用药。“我们首先会对孩子进行详细问诊和必要的检查,排除躯体疾病。通过与孩子和家长分别沟通,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核心诱因,然后进行心理疏导,给出行为建议。仅在情绪症状非常严重,如达到焦虑症、抑郁症诊断标准时,才会建议进行系统心理治疗或考虑药物治疗。”王莹说。

王莹介绍,开学综合征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学生从“放松、自由”的假期状态切换到“紧张、规律”的学习状态时产生的“适应性危机”,是内心焦虑与压力的外在表现。

“开学综合征在情绪、生理、行为等方面都有一些典型表现。”王莹说,情绪方面,常表现为情绪不稳、闷闷不乐、烦躁易怒、莫名紧张、焦虑等;生理方面,常有头晕头痛、腹痛、恶心、疲劳乏力等查无实据的身体不适,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或早醒,以及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等表现;行为方面,主要有拖延症、电子产品依赖、抗拒上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王莹给家长和孩子分别“支招”。给家长的“锦囊妙计”包括引导孩子调整作息、平稳过渡,每天提前15分钟睡觉和起床,减少高强度娱乐活动,适当增加阅读、练字等静态活动;共情倾听、正向引导,与孩子聊聊新学期的积极因素,如可见到好朋友、学习有趣的新知识、参加期待的课外活动等,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感;共同规划,赋予掌控感,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掌控感;营造稳定的家庭氛围,家长自身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唠叨和焦虑,可安排一些家庭共同活动,如一起运动、做饭等。

此外,家长应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对于孩子,王莹给出了接纳情绪、主动调整、从小事做起、积极求助等建议。“以主动调整为例,可以尝试制定一个作息表,让自己慢慢适应,每天还可以安排一点时间做运动,适度出汗是很好的减压方式。”王莹说。(群众新闻记者 霍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