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硕果满枝——第32届杨凌农高会圆满闭幕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5-10-30 08:50:54 编辑:李小龙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一项项农业科技在这里亮相,一个个新品种在这里发布,一套套新模式在这里交融,一项项合作在这里达成。10月29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圆满落幕。

本届农高会集中展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从智慧农机到生物育种,从数字农场到全链解决方案,现场“新”意奔涌,活力十足,创新成果丰硕,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澎湃动能。

八方农科精英汇聚

在智能农机展区,巴基斯坦客商阿米尔对展出的无人机、无人微耕机等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农机非常先进,我要多待几天和企业对接,争取达成合作协议。”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国际客商的心声。

杨凌农高会的影响力与专业度持续提升,吸引了全球农业领域的关注。开展首日,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展出的DHA、香兰素、胡萝卜素等核心产品,在展出两小时内便引起俄罗斯客商安德烈的关注。“陕西在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经验和产业路径值得我们借鉴,这些产品正是我们目前急需的。”安德烈表示。

从“新朋友”纷纷入圈,到“老朋友”如期而至,一次次相聚见证了农高会国际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多次参会的伊朗展厅负责人迈赫迪坦言:“农高会为我们打开了中国西北市场的大门。我们的藏红花、开心果和无花果在中国特别受欢迎。”

渭南市澄城县交道镇樊家村党总支书记樊建武已是第五次参加农高会。他笑着说:“今年客商特别多,对我们的梨汁、梨膏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连续参会,我们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科技新产品,全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创新成果集中涌现

如果说八方来客彰显了农高会的吸引力,那么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则展现了农业科技发展的强劲动能。

省水务发展集团展区,自主创新成果构成最亮眼的风景线。“陕水务”仿生四足机器人续航能力达4.5小时,即使载重30公斤,仍能以4米每秒的速度高速移动,自主跨越复杂地形;国内首台大载重氢动力无人直升机,创新采用石墨烯稳定包覆固态储氢技术,可在-30℃极端低温下稳定作业。

10月26日,农高会举行“四新”成果集中发布会,现场发布了50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宏鸣表示,这些成果涵盖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等关键领域,不仅科技含量高,还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转化前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刘典在成果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陕单930”、苹果新品种“秦玉”和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乳用绵羊新品种“元生爱特奶绵羊”等一系列农业新品种,展现了学校在种业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在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青砧”系列砧木引发关注。“这是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矮化苹果砧木,解决了我国苹果矮化栽培长期依赖国外砧木的问题。”公司市场部经理单旭阳介绍,使用“青砧”苗木可降低建园成本50%,节水70%以上。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

白水县振华苹果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李君茹坦言本次参展收获良多:“我们的‘三瑞’苹果品质优良。短短几天,我就添加了100多位来自浙江、广州等地客商的微信。今年展会人流量明显大于往年,合作意向也更加明确。我们的产品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今年首次参展的内蒙古赛诺奶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羊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化胚胎工厂,年产能达30万枚胚胎。公司总经理马晓伟表示,企业已与杨凌本地企业达成合作,共建杨凌奶山羊种业创新区。

本届农高会通过一系列重磅签约和深度对接,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农高会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签约共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杨凌国家农高区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集科技创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综合体。

合作的火种在更广阔的领域点燃。10月26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龙头企业进陕西对接活动成效显著,现场签约食用油智能精炼等12个项目,总金额达6.45亿元。

同日举行的第32届农高会推介大会暨集中签约活动现场,61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162.3亿元,另有61个项目将在会后签约、总金额87.6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种业、智慧农业、农文旅等领域,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实验室的创新突破,到田间地头的实践应用,再到国际合作的纵深发展,本届农高会通过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农业领域的最新成果,促成了多项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让合作共赢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记者 吴莎莎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