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桃换旧符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2-08 08:49:17 编辑:李强

每逢过年,无论穷富都要贴春联。如王安石《元日》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老家的邻居老人被称为“老私塾底子”,写得一手好字,他写的柳体字春联,在当时书法字帖稀缺的情况下,成为我的书法临本之一。由于对书法的喜好,再经过对不同字帖的心追手摹,从初中起自家或邻居的春联也开始由我掌笔书写。终于不用去买或者去求别人来写春联了,这让不识字的母亲颇为自豪,她觉得能给大家写春联是件很体面的事。

  万事开头难,就说折纸吧,怎样折纸才能有效利用并且适合门的大小宽窄呢?浪费了不少纸张后,我才大致找到折纸的小窍门。再说裁纸,我用铅笔刀裁的纸总是参差不齐,而“老私塾底子”居然用一根高粱秸篾子就把纸裁得规规整整,令人佩服。后来知道有些事情的高下之分与工具无关,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使然。如我开始时写楷书,一笔一画,有模有样,自以为深谙书法之妙,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来写行书、草书,对书法法度不敢有丝毫懈怠,再经过刻苦磨砺之后,自然有了心手合一的运笔自如。

  写春联的丹纸是特有的中国红色,充满喜庆与热情。加之写在春联上祝福与希望的文字,红彤彤的春联挂在家中就不只是装饰,同时把新年的精神面貌也挂在了门上。以前老家的人们更是几乎要把家里贴满似的,在庭院里贴上“迎喜接福”“满院春光”,在牲畜栅栏边贴上“六畜兴旺”,甚至水井边也要贴上“井泉兴旺”。“老私塾底子”就曾指点我写在粮囤上贴的“苍龙引进”,说要把“苍”字的草字头去掉,这正是那个时代农家对丰衣足食的祈盼。

  其实写春联是有大智慧的,用最精练的话浓缩了最丰富的内容,成为一种精神的释放与歌颂。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传达出一种自得其乐的精神面貌,这背后是古人高超的人生智慧,于是那时有了春节期间走上街头品评春联的乐趣。当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品评,当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其中的得失已经了然,好在春联发表的有效期是一周年,来年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不为晚。粗通文墨的自己也曾写下“问春消息,听鸟鸣声”“钓鱼台上吹箫,扬子江中弄潮”这样的联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宽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生机”,这些充满智慧与哲理的联句,让当初的懵懂少年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粗浅认知和人生观的启蒙。

  贴春联、放鞭炮的风俗,千百年来世代相袭,这种传统造就的文化积淀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古老中国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然而现在书写春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在城市里渐趋消失,农村也流行起春联的印刷品。面对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对联,洒满金粉的大大“福”字和“春”字虽耀眼夺目,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字体千篇一律,失去其应有的文化内涵,也没有了从前那种自己构思内容,自己或请人用红纸浓墨写好,犹如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郑重其事地把春联张贴起来,显现出过年的心情和趣味。

  离开老家多年,每逢过年,父亲总是早早地把大门清洗干净,等着我写好春联来张贴。前几天转了几家商铺都不出售丹纸,最后在一位老人的小店里才淘到。望着他身后门框上斑驳的春联:“生涯有道惟存厚,贸易无欺但率真。”我想这位老人一定是经传统文化浸润过的人,正是他们的坚守,才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根,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人们备加关注和呵护,这对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刘宪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