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元慈善事业背后的感人故事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2-02 09:43:22 编辑:康敬卓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由祖籍榆林的爱国港商胡星元捐资修建的星元图书楼、星元小学、星元医院矗立在榆林这片土地上,绽放着璀璨夺目的光彩。胡星元留给榆林的记忆,令人动容和震撼;胡星元慈善事业背后的感人故事,值得追忆和宣传。
胡星元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1903年(清光绪29年)6月23日,胡星元出生在榆林古城大有当巷一间简陋的小南房里,早年因家贫辍学,到银炉当学徒。学会驾驶汽车后,先后在沈阳、西安从事营运工作。抗战胜利后,他与友人合资,在香港与美国之间从事贸易工作。1982年秋,他以80岁的高龄重返阔别了60多年的故乡,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决心付出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之后,他倾心作为,为振兴家乡文教卫生事业,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1983年至1985年,胡星元捐资80万元修建了星元图书楼。1988年,他再次慷慨解囊捐资90万元,修建了星元小学。1990年至1993年,他三次巨额捐资960万元,修建了星元医院。1986年,他立下遗嘱:将大部分动产和全部不动产的业权赠予故乡慈善事业,意在使那些贫病的老人、无人抚养的孤儿和家境贫寒的少年学子得到惠泽眷顾。胡公生前赤诚奉献,早已名震故里;身后爱洒人间,更是名满天下。
1985年8月2日,83岁高龄的胡星元特地从香港赶来,出席星元图书楼的剪彩仪式,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飞称赞胡星元是“陕西的陈嘉庚”。1992年,胡星元先生90岁寿辰时,榆林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榆林城区米粮市顶修建了“胡星元先生功德牌坊”。1999年6月,榆林市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星元先生纪念馆”,胡星元纪念馆前后进行了三次维修提升,纪念馆初设于星元医院,2003年6月迁至星元图书楼,2023年6月搬迁至榆林古城大街钟楼北,为榆林人民和外地游客学习了解胡星元的光荣事迹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追忆胡星元慈善事业背后的感人故事,可知他的英文秘书巫云凤、管家程三、保姆卢凤三位女士与胡星元同甘共苦创建实业,鼎力相助成就慈善事业,彰显着大爱的人性光辉和团队的奉献精神。
1993年8月9日,胡星元不幸病逝。当时已是83岁高龄的巫云凤不久也病倒了。巫云凤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夏威夷大学,一生奉献教育事业,在香港声誉极高。她临终前亲自定下由法律、会计和行政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管理及承办遗产的完善班子,要求在执行遗产中恪守职责,通力合作。
1996年10月17日,巫云凤女士与世长辞,由于卢凤已于1990年去世,遗产承办和管理的重任全压在了程三女士身上。程三是胡星元遗产承办和慈善基金会成立的核心人物,她垫支遗产纳税450万元和太极大楼维修费用200万元,保障了遗产的正常收益。1999年以来,程三先后给星元图书楼、小学、医院,以及榆林孤儿院等处捐赠100多万元款物,还分别以纪念已故胡星元和巫云凤的名义,先后给香港的医院、教堂、老人院等慈善机构捐赠500万元港币。
1996年11月,巫云凤临终前聘请的遗产执行委托人潘丽馨正式接受办理胡星元遗产执行委托,潘丽馨是遗产承办工作班子的骨干,是生长在香港的敬业的律师行政主管。鉴于当时香港沿用英式法律,与内地法律不尽一致,开局不易。潘丽馨邀请在内地的陶承红、陶美芳二位女士协助,数次亲自北上榆林,榆林星元图书楼终于正式成为胡星元遗产的合法“继承人”。1999年以来,潘丽馨也先后为星元图书楼、小学、医院,以及榆林孤儿院和牛家梁小学捐赠近20万元款物。
1999年3月29日,榆林市胡星元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承办胡星元遗产工作历时数载,历经波澜曲折,第一笔遗产捐赠款项终于在同一时间到达了榆林。
2004年,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政治经济期刊《新西部》杂志记者有感于胡星元先生的非凡义举,在榆林星元图书楼馆长赵勤奋的协助下,仔细考证了星元图书楼收藏的有关胡星元的珍贵资料,专访了香港程三、潘丽馨女士等人,详细了解胡星元慈善事业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写出近万字长篇报道《胡星元和他的慈善事业》,并以这篇报道资料申报胡星元参加百年西部人物评选。在纪念胡星元先生诞辰101周年之际,经过百年西部人物评选委员会评选,胡星元被评为“百年西部人物”。
2004年,《新西部》杂志第7期刊登了“百年西部人物”胡星元的巨幅照片、当选词和《胡星元和他的慈善事业》长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回望历史,睹物思人,人们无不为胡星元先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而折服,无不为胡星元慈善事业而震撼。追忆胡星元慈善事业背后的感人故事,巫云凤、程三、卢凤三位女士功不可没,她们的仁慈、善良、坚毅、忠诚值得人们称道和景仰。
作者 高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