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烽燧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12-18 08:19:15 编辑:李强 校对:郝莉娜 责编:王丹
烽燧,是古代边防发送报警信号的设施。有说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报警叫“燧”。也有说是烽火夜晚点燃,燧台白昼燃放。如《后汉书·光武纪》云:“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烽火也称“狼烟”,《酉阳杂俎》云:“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埤雅》云:“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其实《酉阳杂俎》与《埤雅》所云俱无道理。试想,倘是狼粪,那样的用量,得需到野外收集多少狼粪,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举烽需求的!古代的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以狼为图腾,其军队被中原人称为“狼兵”,所以,为中原报警的烽火就被称为“狼烟”,而并非报警的烟火原料就是狼粪。
史载,商代便有了烽燧,烽台每四十至五十里一处,燧台每十里一处,多筑于易于瞭望之高地。烽燧是长城的雏形,先有烽燧,后有长城。秦汉始修筑长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修筑长城防御体系,长城遂成规模。陕北大地上现存的长城遗址多为明长城,有的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复修的。真正的秦长城遗址现在很难看到了。据有关地图显示,子洲境内也有一段秦长城,大致在槐树岔乡的盘城梁一带,此说确否,还有待考证。
史料载,清“康乾”时,烽燧被保护维修,并还逐年增修新的烽燧。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编《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西路墩二,拦马关、史家湾;南路墩三,毛家山、周家川、陈家山;北路墩二,井儿坪、冯家山。”墩是烽燧的别称,有的山头上因建有烽燧墩台,人们就称其为“墩山”。陕北定边县境内有“五里墩”“十里墩”等地名;民歌“二人台”中有一首歌曲就叫《十里墩》,歌中唱道:“妹子(儿)开门来,妹子(儿)开门来,双手手(那个)哥哥把门(儿)拉开,(哎哟)哥哥给你提回(那)羊(了)腿腿来。”这是一首诙谐有趣的著名情歌,歌名“十里墩”意思就是十里开外处的烽燧墩台。清朝中、末期后,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烽燧墩台也逐渐被废弃。
2013年,子洲县陕北文化研究会遴选“子洲八景”,其中一景为“大兴烽燧”。宋绍圣四年,为抵御西夏的南侵,宋王朝在现马岔乡教场坪村修筑了威戎城,筑城同时,在隔河相望的太和山巅修筑了一座烽火台。太和山下有名寺“大兴寺”,此寺与大理河畔的威戎城、太和山上的烽火台相得益彰,形成胜景,故名“大兴烽燧”。
历史上,子洲地临西陲,战事频仍,寨堡众多,淮宁河川有怀宁城、绥平寨,大理河川有威戎城、临夏城、克戎寨、南丰寨,每一城寨附近都修有烽燧墩台,城、寨、堡之间都有烽燧相望。目前保留较好的为马岔乡威戎城对岸太和山上的烽火台,此烽火台筑土成墩,外包砖石,登台的石级虽经千年风雨侵蚀,遍布着苍苔蚀斑,可其形制仍基本完好。据说,克戎寨南山的两座烽火台本来也很完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村中一户人家认为这两座烽火台与他家坟冢遥遥相望,于是将这两座宋代遗存炸毁了。两座宋代遗存被毁,村中便失去了两处胜景,为此,已故作家黄河浪(即张仲午,克戎寨人)深恶痛绝,执笔撰文凭吊烽燧,抨击劣行,但两座烽墩已成两抔黄土,怎么也还原不了原来模样了。近年来,子洲县政府加固了克戎寨寨门,修复了部分城垣,可惜与克戎寨“配套”的两座烽火台已不复存在了,慨叹遗憾之余越发觉得保护文化遗址的迫切与重要!
作者: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