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焖饭·枣牌牌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1-06 08:57:37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腊八节,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本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后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传统节日。腊八节早上,人们多会熬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主要食材是米与杂豆,所以,老舍先生说,腊八粥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表现。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据说,每年的腊月初八,北京城的雍和宫都要放粥。僧人们连夜熬好几十锅(九十八锅)腊八粥,天还未亮,就开始执勺给早已排队等待的市民施舍。等待舍粥的市民多数是凌晨三四点就在宫前自觉排队等候了,他们认为,喝了佛祖施舍的腊八粥,就可吉祥安泰、四季无虞。有不少人在雍和宫喝舍粥已持续几十年了,年年如此,几乎一年不落。当他们领到香喷喷的热粥就地享用后,不仅感觉通体暖和了,心里也十分熨帖了。腊八节是年的序幕,童谣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年一天天临近,所有集镇、市场就像天天逢集,人们赶年集、置年货,都在为年忙碌——腊月就是为年而忙的月份呵!
陕北人过腊八,一般不熬腊八粥,而是煮“焖饭”吃。“焖饭”的材料是软硬小米与豇豆。煮“焖饭”关键是一个“焖”字,即用文火慢煮,不能心急。一般从凌晨三四点开始,一直焖煮到早晨五六点,焖出的“焖饭”黏稠得能插住筷子,看不到一点儿水分。“焖饭”焖得黏稠,还不能糊锅,这最能考验主妇的烹饪手艺。腊八清早,人们从睡梦中一醒,就觉满屋(窑)都是“焖饭”的香味,而这时的“焖饭”正好不滚不烫,温热适口,舀进碗中用筷子夹食,绝对是至美享受。吃“焖饭”时,人们还不忘给院子里的枣树“喂”一口(粘在树身上)。老年人说,枣树“吃”了“焖饭”,来年的枣子就会结得又稠又大,还不会生虫。
2024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我拍摄的照片《陕北“枣牌牌”》。照片上的两个小女孩儿,上衣上各缀着两串儿大红枣儿,笑靥如花,纯真可爱。陕北民间有这么一种风俗:每到冬月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的小孩子缀两串儿“枣牌牌”(俗称腊牌牌)。所谓的“枣牌牌”,就是用红枣、驴料、干草节、五色布条儿穿成的红枣串儿,寓意幸福、甜蜜、喜庆、吉祥。有的人家还会给自家耕牛犄角上也挂一小串儿“枣牌牌”,把耕牛当家庭成员看待;如果饲养的是毛驴儿,也会在毛驴儿缨络上挂一小串儿“枣牌牌”,也把毛驴儿当自家的小孩子看待。“枣牌牌”从冬月月尽缀上,一直要缀至腊八节。但多数孩子根本等不到这一天,腊八节前就把“枣牌牌”上的红枣摘吃光了。腊八节一过,年便一天天近了,春天也一天天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腊八节前的“枣牌牌”,就是藏在民俗仪式感里的年味儿,也是喜迎春天到来的“迎春枣(早)”呵!
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