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那瓶高粱醋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1-22 10:49:38 编辑:李 娜 校对:张倩 责编:王丹

人们对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并不陌生,尤其是对那一碗加了荷包蛋的酸汤挂面念念不忘。殊不知,离开了那一瓶高粱醋,这道酸汤挂面就会变得寡淡无味。

小时候,人们吃的醋呀酱呀都要手工做。听老人们讲,手工醋的原料是高粱,要经过制曲、发酵、淋醋,好几道工艺呢!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醋是醋味、酱是酱味。

高粱在陕北,尤其是吴堡基本家家户户都会种。高粱耐干旱,丰产。每当成熟的时候,山山峁峁上,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搭配上深绿色的叶子,甚是壮观。高粱粗壮的茎秆,顶着一簇簇似火把形状的成熟果实,果实一粒一粒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长成一团,向上,挺拔,颜色绯红,像一个个坚毅的战士,团结,热情,积极向上。

高粱收割回来,晾在场上,用连枷一下一下拍打,晒干脱壳成高粱米,小小的高粱米比黄米大,似一颗颗小珍珠,乳白色,在底端点缀着一点绯红,非常可爱。冬天,美味的高粱粥是好多人家的下午饭,高粱粥里煮上几块红薯、洋芋,搭配上腌杏仁、酸萝卜等小菜,暖胃又可口。深绿的高粱秆整整齐齐地堆放在畔上,深冬,高粱秆堆前经常围着一群馋嘴的小孩,大家跟抽盲盒一样,随意抽出来一根,拿嘴剥开外皮,里面跟甘蔗一样,甜甜的,冰冰的,是陕北小孩的美味零食。

高粱,除了食用之外,陕北大部分地方则用它来酿醋,做出的醋醇香浓郁,别有一番韵味。人们爱做醋,也爱吃醋,最重要的是也离不开醋啊!

你看,家家户户的那个调料盘子里少不了的就是醋,装在一个白瓷长嘴小壶里,吃杂面抿节了滴两滴,吃烩面片了滴两滴,过年的年夜饭上,芽子炒碗饦,醋更要出头。生病了,宽宽的汤里煮上细细的一小撮手工空心挂面,滴一个荷包蛋,出锅调上扎蒙油,最后淋上几滴醋,一碗酸汤挂面真的是治愈一切的美食啊!

结婚时,要打醋坛,醋香弥漫着幸福;过年祭灶神,也要打醋坛,杀菌、祈福……有醋有酸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醋。但渐渐的,超市出现了琳琅满目的醋品,可出生于张家山镇寺沟村的刘彦军,说他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醋香了。他说,从小穿梭在家乡的高粱地,他见过老人做醋,见证了高粱通过神奇的发酵变成汩汩的液体从筛子里流出来的奇妙瞬间,他喜欢醋的香味。

他想做记忆中的醋,说干就干,原料依然是漫山遍野的高粱。他高薪聘请了师傅,依旧用老手艺,粮食发酵制醋。制作出来的醋,他就送人,送天南海北的朋友,他说,吃食东西,只有品尝了才知道好不好。如今,他的醋已经远销省内外,和吴堡挂面成为黄金搭档,一起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的醋被称为吴堡高粱醋,天南海北的人开始知晓这瓶美味的粮食醋了。

我的老公是关中人,吃面食离不开醋,可家里的醋他说不香,我说,醋都是酸的,怎么还有香不香一说。有一次,得到刘彦军赠的醋,就是这个醋得到了老公的青睐,他说,这个醋才有醋香味呢!从此,我家都要吃吴堡的高粱醋,后来,好多亲朋好友都点名要吴堡的高粱醋。吴堡的高粱醋,酸中有几分香,不是让人酸得皱眉的那种,是让人先品到酸再品到香,细品回味无穷。

刘彦军小时候的酿醋梦在规划中一步步实现,他开始有了帮助乡亲们致富的想法,每年他都要到十里八乡收购高粱,而且都以高出市场价两毛的价格收购,他也把自己的醋捐赠给全县所有的老年幸福院。

刘彦军说,他要做一辈子醋,要把做醋当作做事,把做醋当作做人。他的理想就是要让家乡所有的山坡都种上红红的高粱,那时候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指不定能见到吴堡的高粱醋呢。我想,只要用心用情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成功。

那一小瓶高粱醋,是老百姓的烟火人间,也是刘彦军的星辰大海。

宋红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