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灯塔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07 09:07:44 编辑:李小龙 校对:康敬卓 责编:王丹

作为一个农村青年,路遥的作品曾深深影响了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交流、传播路遥的作品,我影响了更多的青年。路遥是一座永远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此刻,我满怀真诚,想写一首对路遥的挽歌,借以缅怀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多年以后,面对教室里那些昏昏欲睡的二本学生,人到中年的我不止一次想起一九九八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午。

母亲给了五角钱,喊我去村里的杂货店买包盐。老板不在,忙着照顾小孩的老板娘让我到货柜上自己翻找。在昏暗的角落,我看见一缕白色的光,那不是盐,是一本没有封皮、破烂而厚的书。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行字:“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着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这段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像大河中的漩涡,将我紧紧地裹挟其中,再也无法挣脱。我忘记了买盐的任务,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余冬的寒意,忘记了整个世界……直到最后被母亲揪着耳朵回家,胳肢窝还不忘夹带这本书。后来,我知道它就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当时,我生活在甘肃农村,距离县城50公里,生活封闭如世外桃源。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轮船和大海、地铁与高楼。我和村里的孩子们爬最高的山,掰指头计算远处驶过的列车的节数;我们会追逐穿村子而过的小汽车,享受尾气的独特余味。七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去过一次县城,我从没有见过那么多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感受到无助与恐慌。

如果不是路遥,如果没有阅读《平凡的世界》,如果没有高考这项制度,我可能就会像爷爷那样,终其一生,不过是奔忙在100公里范围内的黄土地上。何其幸运,一九九八年那个平凡的下午,命运的光照亮了我。孙少平,一个和我一样的农村少年,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也要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

“只要春天不死,就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开放,生命将涅槃,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生活在井底的青蛙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大地,掉进深渊的人抓住了希望的绳索,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我开始熬夜学习,如饥渴的海绵,不知疲倦地吸收知识的营养。像上了发条,身体里有用不完的力气。无数个夜晚,只有孤寂的灯、疏朗的月、不知名虫子的鸣叫,还有枕边的书,都是最好的伙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少平在地下深处的矿井挥动钳子、润叶收到向前遭遇车祸的消息、少安砖厂因“二把刀”师傅烧坏了砖窑而濒临倒闭……我甚至看到了“二流子”姐夫王满银,他不再那么可恨,而是宛若亲人,我的遥远的双水村的亲人们啊。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成为村子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当我离家的时候,半个村庄的人都来送行。当时的场景,和《平凡的世界》何其相似!我热泪盈眶,满心满眼有无数的话要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我知道,是路遥先生给了我指引,是《平凡的世界》给予我力量,让我走出大山,走向后来的美好生活。

进入大学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阅读路遥先生的作品。我再次重读了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接着读完图书馆所有路遥先生的著作,以及有关他的传记与评论文章。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路遥用朴素而充满热情的文字,写活了养育他的和他始终热爱着的黄土地,以及这片热土上可爱而平凡的人。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活而真实。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他不仅仅讲述故事,字里行间都在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坚守。

读的次数越多,就越能理解路遥的可贵。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怀与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他以生命为画笔,全景式再现了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城乡生活,深刻揭示了普通人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他用如椽巨笔,揭示生活的真相,发掘普通人的优秀品质;他写爱情的美好,让无数人期待少平与晓霞的结合。他制造悲剧,让无数人为晓霞的死而落泪。同时,他播撒希望的种子,让我们相信少平宛如烈火中的凤凰,终将涅槃、重生。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青年的意义,在课堂内外的各种场合,我都极力劝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2015年,我在任职的高校发起“YUE读者”读书交流活动,第一期分享的主题就是“路遥与他的《平凡的世界》”。交流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分享阅读路遥作品的感受,感谢路遥曾经陪伴并照亮人生的黑暗时刻。

每当有学生让我推荐读什么书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说出《平凡的世界》。多年以后,我深深地明白,路遥先生的文字,不仅让青年感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更能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多年来,我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他们中有些人曾经迷茫过、彷徨过,但通过阅读路遥先生的作品,他们最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有些人曾经遇到过困难与挫折,但通过路遥先生的文字,他们获得了再度出发的勇气与力量。

路遥,这座黄土高原上的灯塔,在离开热爱他的读者多年之后,仍然以特有的方式存在着,影响着一代代的后来者。贾平凹说:“他的文字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纯粹的精神追求。一些人忙于生计、追逐名利、迷失于声色,却忽略了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忘记了对精神世界的滋养,而这正是路遥的作品给予这个时代最大的价值与意义!路遥夸父逐日般的精神,作品中饱含的热情与力量,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忽视的宝贵财富。

他用温暖的文字,治愈我们脆弱的心灵。他告诉我们,生活之树长青,“平凡的世界里,每一天都在战斗,为存在的意义不懈追求”。他告诉我们,“平凡不是平庸,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底色,孕育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告诉我们,“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活了一场”。只有不断努力与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

路遥是跨越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属于当代,也属于未来。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理想的坚守都是亘古不变的。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需要路遥式的真诚勇敢,继承路遥式的热情似火,发扬路遥式的奋斗精神。

当下,当一个个青年选择阅读路遥作品的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路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他伟岸如灯塔,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路。

王鹏军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