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椅上的追光少年——记脑瘫诗人胡少杰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4-18 09:56:33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与少杰只见过两次面,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坐在轮椅上,似有万语千言要奔涌而出,却因口齿不清而少有人回应。他本该是一个健谈的人,却被命运无情地扼住了喉咙。他和健全的孩子一样渴望奔跑,却因早产时大脑缺氧导致重度脑瘫,全身肌肉紧绷,只有一条腿勉强能动。假如没有《最向东坡最好春》这本诗集的问世,试问有几人能理解他内心巨大的孤独?
手捧诗集,往事历历在目。2024年8月8日黄昏,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似乎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打开手机,一条触目惊心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扩散:脑瘫诗人胡少杰因突发重症抢救无效,于8月8日在榆林离世,年仅26岁。胡少杰生前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他捐献的肝脏、肾脏、眼角膜将挽救3人的生命,让2人重见光明。那一刻,天地仿佛不是被雨水打湿,而是被一片泪水濡湿。记得他送我诗集时,我深知他生活不易,微信发送了红包,他说:“我不要书费,只要请你给我写一篇评论。”我说:“评论一定会写,但是书费请务必收下。”他执意退回了红包。然而诗集尚未读完,他竟猝然长逝。
每每翻阅少杰的诗集,似乎都能听得见他的心跳,感受得到他的青春气息。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孤独总是如影随形。当同龄的孩子们在风中奔跑,在校园里吮吸知识的甘露时,他却只能躺在土炕上。一台电视,一扇窗户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十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彻底消失在了他的生活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陪伴他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由于行动不便,出一次门对他来说都是奢望,有时候几个月才能出门晒一次太阳。后来终于有了手机,可是他的出生地——榆阳区大河塔镇的胡家圪崂村,信号不好,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依然遥不可及。
然而少杰是一个敢于追梦的少年,即使被困笼中,也一直练习飞翔。他没有上过一天学,文化程度不高的爷爷教会了他读书认字。他没有玩具,就用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脚发明创造,他利用废旧物品制造出“指南针”“摄影机”“金属探测器”等玩意儿。他有太多的梦想,梦想驰骋疆场,报效祖国;梦想乘着宇宙飞船,翱翔蓝天;梦想像李白、苏轼那样乘着诗歌的翅膀,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他的网名是“孤·梦”,他创建的微信群名是“孤梦·山庄”,微信公众号是“孤梦心语”,也许只有“孤”“梦”两个字才能真实地诠释他短暂的一生。“孤”“梦”也是他诗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山孤寒瑟瑟,风冷冽凄凄。”“总恨孤云去,留吾守寂空。”“一叶孤舟漂苦海,经风受浪任流行。”“可知孤盏因何举?只叹今宵不见君。”多少次孤枕寒衾,彻夜难眠;多少次对窗遥望,看孤峰兀立,孤云闲游;多少次“独酌无相亲”,酒入愁肠无人解。
在少杰的诗集里,“梦”是一个滚烫的字眼,是一声声不屈的呐喊,是折翼雏鹰努力试飞的倔强。“独卧深山如病虎,诗心一发梦飞扬。”“愚人最爱疯癫笑,狂言我是梦中仙。”他崇拜苏轼、李白,汲取了他们恣意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苏轼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给予少杰极大的鼓励,“闲吟一曲定风波,常笑此生无奈何。须学东坡醒复醉,炖锅猪肉乐呵呵。”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而少杰更加狂放不羁,自称“诗狂”,他说:“若是生于千载前,谁知太白谪人间。”若是生于千载之前,“诗仙”应该是我呀,哪里轮得到李白呢?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少杰则说“太白诗云蜀道难,区区不过几重山”。如此凌云之志,如此励志的诗篇,该激励多少身处困境的人走出黑暗与迷茫。
也许是少杰孤苦的身世打动了上天,遂赐予他一段传奇式的美丽爱情。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少杰终于能够正常使用网络,他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一个名叫菲菲的女孩闯入了他的世界。相似的生活经历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他们用诗词传情达意,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菲菲说:“春光再好无心看,只为胡郎夜夜愁。”少杰说:“虽然远隔寒川外,若有真情不必愁。”看见屋檐下双宿双飞的燕子,少杰羡慕不已,“朝也双,暮也双,燕子衔泥每日忙。共栖茅屋梁。”长夜漫漫,听见冷雨敲窗,菲菲感叹:“冷雨窗前滴滴伤,苦心无处话凄凉。浓阴不散情难理,夜夜相思夜夜长。”他们用诗词点燃爱的篝火,在远隔万水千山的地方温暖着彼此。菲菲说:“十里桃花任君赏,诗人自古爱风流。”少杰说:“纵有桃花十余里,唯怜一朵在心头。”可是少杰何尝不明白摆在眼前的残酷现实:自己的生活尚且无法自理,怎么能给心爱的人幸福?一番痛苦挣扎之后,他提出了分手。可是菲菲对他的爱是那般决绝:“就算你是植物人,我也愿意和你过一辈子。”他们没有见过一次面,两颗心却在隔空交汇中生出别样的欢喜。他们没有耳鬓厮磨,肌肤相亲,却将真爱融入了生命,刻进了灵魂。
然而上天又跟少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正当两人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时,少杰突然收到了菲菲的死亡证明。那一刻,他肝肠寸断,心灰意冷。他多想紧紧攥住她的手,永不放手。多想和她一起耕耘在诗词的花园里,从青丝到白头。然而不料竟是天人永隔,他只能把彻骨的伤痛融进诗行,“而今再看痴心句,肝肠寸断已然迟。”“能否梦中求一见,泪痕不许损清颜。”“沧海能枯石能烂,流光不改是卿颜。”
为了忘掉伤痛,少杰把诗词看作唯一的知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词创作中。坚强的少年自学汉语拼音并琢磨平仄,参加网络诗词培训班,系统学习诗词基础知识,用一只脚敲击键盘,写下近千首古诗词。
2020年8月,少杰拥有了第一辆电动轮椅车。从此,他不再是窑洞诗人,而是自由奔放的追风少年,“残阳半落漫天红,银马初骑试逐风。”“纵马飞驰几千里,我携明月共归家。”不久,他又量身定制了第二辆“坐骑”,“野马初生试配鞍,一声狂啸北风残。荒原峻岭任驰骋,从此不言行路难。”视野开阔了,山川草木、风土人情,皆可入诗。少杰最大的愿望是出版一本诗集,可是书号和印刷费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善良与爱心汇聚成河,来自当地政府、残联以及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出力,帮助少杰圆梦。2024年5月,由胡少杰和好友姜星雨合著的诗集《最向东坡最好春》终于出版。
一路走来,少杰邂逅了红颜知己,也收获了无数善良和感动。都说知音难觅,少杰比任何人都渴望觅得知音,他在《琴音》中写道:“水逝山犹在,流光不可寻。与君挥一曲,解得此中音。”星雨看到这首诗,加了少杰微信,从此两人成为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的朋友。少杰因为身体的原因,工作起来非常吃力,星雨就主动承担了“孤梦心语”公众号的排版工作,在诗集出版过程中,星雨负责每一首诗的注解。由于两人相隔千里,只能在线上沟通交流。“新诗写就侬先品,何事伯牙弹断弦?”唯有心意相通的知音才能合作得如此默契呀!
少杰是一个情深义重的孩子,他默默收集着别人对他点点滴滴的帮助。他知道死神随时都可能夺走自己的生命,于是告诉爷爷奶奶,要是哪一天身体不行了,就捐献自己的器官,给有需要的患者带来希望,也算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礼物。
他的诗集一经出版,立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他被评为“榆阳好人——自强励志青年”,他的事迹也感动了社会,掀起了学习励志青年胡少杰的热潮。“此时明月将休息,我作人间那道光。”轮椅上的追光少年终究化作一道光,如流星划过夜空,如烟花绚丽绽放,虽然短暂却璀璨夺目,永远铭刻在世人心间。
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