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爆火背后的民族记忆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11-20 09:52:52 编辑:李 娜 校对:李强 责编:王丹

中国影史单日总场次冠军——《731》,以破竹之势刷新票房纪录。这部聚焦二战时期日本731部队罪行的影片,其爆火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创作哲学:导演通过精妙的姓名隐喻,完成了从历史哀悼到生命礼赞的三重叙事超越。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艺术表现,更在于其对集体记忆的唤醒,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提供了一面审视历史、淬炼初心的明镜。

制作团队以极具克制的艺术手法重构历史记忆。在启用日本演员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创新性地以姓名符号替代血腥场景——王永章、顾博轩、孙明亮这些精心设计的姓名,既是鲜活个体的代表,更是千万无名受害者的象征。这种拒绝暴力渲染的叙事策略,打破了仅靠血腥画面激发愤懑情绪的常规手法,引导观众超越猎奇心态,直抵人性本质的思考。

影片中,江湖艺人孙明亮的悲鸣叩问:“我们本本分分跑江湖,为什么让我们死?”与王永章化身为“王子阳”带领同胞越狱的信念形成强烈对比。前者体现出在国破家亡背景下普通人对命运的无助与困惑,后者展现出即便身为普通人,也有敢于成为英雄、带领众人寻找生机的勇气。这一对比不仅折射出历史洪流中个体的觉醒历程,更真切展现出中国人宝贵的精神品质。这一情节对当代青年干部具有启示意义——真正的基层工作不仅需要履职尽责,更需要在困难面前展现主动作为、率先垂范的担当精神。

而“子孙明亮”的深刻寓意,在片尾76米“证言墙”处得到升华——历史涵洞的出口连接着和平年代,暗示后代需以真相照亮未来。这种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正如青年干部肩负的传承使命,既要铭记历史创伤,更要在新征程上播撒希望、开创未来。

令人动容的还有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顾博轩在苹果上镌刻未出世孩子的名字“顾念”,众人托举少年孙明亮攀越高墙……这些镜头语言完美实现了从绝望到希望的叙事超越。导演通过“永章”(精神永存)、“明亮”(未来光明)等姓名的精心设计,将受害者对未来的期许具象化为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更是告诉我们,只要国人有信念,不论在何时,我们中华民族都不会“消失”。

《731》影片告诉我们: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以真理之光照亮和平之路,让子孙后代在明亮的世界中永续绵延。对于青年干部而言,这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只有真正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扎根当下、开创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

陈胤齐

热点推荐